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21-09-09/176662.html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她当过通信员、班长、连队副指导员;她和男同志一起,冲锋杀敌,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她是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战斗英雄,5年多来,她隐瞒着自己的性别,一直以男战士的身份,驰骋战场。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获得特等战功的女英雄。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花木兰女扮男装参军的故事,但那是为帝王打江山;而郭俊卿,这位近代的花木兰,则是为了人民打江山。 01童年 郭俊卿,年出生于辽宁省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北店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她的父亲叫郭建成,母亲叫龚彩霞,都是当地本分的农民。 郭俊卿一生下来,就遇上了“九一八事变”,疯狂的日军入侵中国的东北,掠夺广大农民的土地。 她的一家,就是最贫苦的农民代表:家里没吃没喝的,到了冬天,一家人连棉裤都穿不上,只好一家子挤在屋里相互过冬。 11岁那年,地主逼死了她的父亲;十多天后,她小的妹妹,也被活活饿死了。 几天后,地主还不断上门逼债,母亲抱着她和弟弟哭得肝肠寸断,也换不来地主的一丝怜悯。 不久后,凌源地方遭遇旱灾,许许多多的农民,被迫逃亡异乡。 留下来,只能等死;逃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那时候,毛泽东刚刚把目光转向广大贫苦的农民,生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愿望。 郭俊卿和弟弟跟着母亲,一路风餐露宿,流浪乞讨,走出凌源,向着内蒙古的大草原出发,希望寻找到一处可以容身之地,吃饱穿暖。 最后,他们一家人来到内蒙古巴林的林西县,总算有个安稳的地方落脚。 02参军 年8月9日,苏联多万红军,向驻守在中国东北的80多万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准备给予日军最后的致命一击。 8月12日这一天,占领林西县的苏联红军,一队一队地进城。 许多中国老百姓,欢欣鼓舞地迎接苏联红军,其中包括郭俊卿。 未满15岁的她,一眼就看到了队伍中英姿飒爽的女兵! 啊,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冲锋杀敌! 她十分激动,下定决心要去参军,当一名女兵,为父亲报仇。 回去后,她跑去招兵的地方询问。招兵人员得知她是女娃娃,说不能参军,她的心情十分低落。 但很快,激动的消息传来。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14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只是,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又开始了。 此时,郭俊卿再次萌发参军的念头,他的父亲是被地主逼死的,蒋介石就是为地主军阀说话的,她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为父亲报仇,为广大贫苦百姓争取当家作主的权利。 参军,最好就进正规部队。 但正规部队要求比较严格,像郭俊卿这样只有15岁的娃娃,又是女孩子,部队肯定不肯收。 那时候女性参军,一般是当医务兵,但郭俊卿直接女扮男装,想要手刃敌人。 不久后,她又跑去招兵处报名。这次,她特意剪了寸头,还报多了两岁。 招兵工作人员看了一眼,问她:“男的还是女的?” 郭俊卿想也没想,回答:“男的!” 招兵人员还是觉得她不够17岁,她拼命解释:“我家里穷,常年吃不上饭,所以看上去特别瘦小。” 就这样,郭俊卿用了远房弟弟的名字“郭富”,加入了林西县八路军支队,开始了长达5年的“男兵”生涯。 03立功 参军,是郭俊卿传奇人生的开端。 她第一次行军时,脚上长满了血泡,也没有吭一声。队伍到了林东,她被安排在骑兵通讯队当通讯员。 虽然在蒙古大草原上长大,但郭俊卿并非善骑的马上民族,她看着部队给自己训练的马,内心一怵。 但也只是一瞬间而已,她马上意识到现在自己是男人!是男兵!是郭富! 于是,她天天拉着马,在训练的河滩地上,和马混成一团。 两个月后,郭俊卿变成了一名熟练的骑手。她可以抱着马脖子藏到马肚子里,躲过敌人的子弹,还一边骑马一边开枪。 四个月后,她接到一项紧急任务。 部队经过侦察,发现长期盘踞在林西支队附近的一支克什克腾旗土匪群伙,正在往南土城子窜逃。 部队想要一举端了这个土匪窝,就得配合其他支队,采用两面包抄的办法。 因为郭俊卿熟悉到林西的路况,所以任务落在了她身上。 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部队下达了一项十分紧急的任务:要驻在60里外的白音布统部队在4个小时之内赶回来执行任务,并随部队一并赶回! 情况紧急,如果延误时机,这支土匪队将与其他土匪汇合,很难剿灭。 虽然只是60里,但郭俊卿不能走大路,只能顺着山梁走,路上积雪又深,几乎没过膝盖,也不能骑马前行。 她牵着马急行,趁着白雪映照的光赶路。马不肯走时,她急得扬起马鞭,好几次自己摔倒,滚入深沟。 终于,她在两个小时内,把消息送到了林西支队,并与部队一起赶回。 清晨,奔波了半宿的郭俊卿,终于完成了任务。她的马,离部队还有六七里时,因为体力不支倒下了。 她赶紧卸下马鞍,背着跑回部队。一到部队,她也立刻晕倒在地。 由于送信及时,部队成功地消灭了土匪,郭俊卿被记了一次小功。 此后,她常常独自一人传送紧急公文和命令,多次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传达情报。 然而,大家绝没想到,这个身手敏捷的小战士,竟然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04生疑 年下半年到年底,郭俊卿的部队,都在林西县关东城小银川河驻扎训练。 身材本来矮小的郭俊卿,训练起来十分吃力。大家都不知道她是女儿身,只觉得她是营养不良,没有发育好。 一开始,郭俊卿样样落后,手榴弹投得没有别人远,刺刀软弱无力,摸爬滚打更是速度慢。 但她十分要强,其他人都去休息了,她还在那里接着练。练投手榴弹时,她把胳膊都练肿了。 训练结束后,郭俊卿全部项目都拿了第一名,获得训练标兵的称号! 这可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尤其是班长顾海林。 然而,在班里表现出色的郭俊卿,却引起了其他战友的怀疑。 为了隐瞒自己的女性身份,郭俊卿从不和别人一起解手,也不喜欢和战友聊天说笑,总是自己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起初,战友们以为她性格孤僻不合群;渐渐旳,大家笑她发育不良没有喉结;慢慢地,细心的战友发现,她不仅不和大家一起解手、洗澡,睡觉还从来不脱衣服! 这在大冬天还说得过去,可到了夏天,她还是如此。 一次营里打了胜仗,大家都到河里去洗澡,可等大家都脱光衣服下河了,郭俊卿却扭着头在整理东西。 于是,有战友开她玩笑,问她是不是女儿身? 这时,郭俊卿怒眼一瞪,什么话也不说。 一位战友趁她不备,抱起她来。她吓得赶紧拔出了刀,一边吼一边哭:“放下我!放下我!我害怕在河里洗澡!” 她的反应,也吓坏了大家。从此,战友们再也不敢开她的玩笑了。 为了不再让人生疑,郭俊卿不让自己闲着:睡觉从来都是靠着墙,从不敢躺下熟睡;总是主动替战友夜里站岗;有战友生病了,她就抢着去帮忙做病号饭;行军时,她帮助其他伤员背行李。 深秋的一次行军,恰好是她的生理期,部队要经过一条没过腰的河流。 河水又急又冷,看着队伍里的伤员,郭俊卿二话不说,背起他们,一个个送过河去。 从此,战友们不敢开她玩笑了,而是打心里尊重她。 但她却没想到,这给她以后留下了病根,让她失去了生育的资格。 后来问到她如何承受得了那些苦,她说:“父亲被逼死,几次讨吃要饭逃荒,好不容易参军加入了革命大家庭,害怕被发现而不能继续待在部队里。” 因为表现出色,年6月25日,17岁的郭俊卿,在班长顾海林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05英雄 年2月,郭俊卿入编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第32师。因为之前表现突出,她被调到第94团第3连4班担任班长。 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切断华北国民党军队增援东北的重要通道,年5月,解放热西的战斗打响了。 司令员程子华,带领前线指挥部队和第11纵队,直扑承德平泉。 平泉地处辽宁、河北和蒙古的交界处,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郭俊卿所在的3连4班是突击班,此次平原战役中,他们和6班一起,担任着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制高点的重任。 这是郭俊卿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战斗,没想到她却因此一战成名。 郭俊卿班的战士,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二十几颗手榴弹,他们大多是初上战场的新兵,却要面对人数翻几倍、武器装备精良的敌人。 战斗开始后,郭俊卿冲在了最前面,旁边的副班长,不幸中弹倒在了她身旁。她看着敌人猛烈的战火,站起身来大喊:“冲啊,为副班长报仇!” 敌人发起反冲锋,他们十多人冒着炮火冲上了山头,子弹打完了,就开始和敌人近身肉搏拼刺刀。 战友们只见:郭班长狠狠抓住敌人的衣领,摔打在地上,那股英勇劲儿,鼓舞了全班战士。 战场上,士气才是最重要的,你退缩了,敌人就胜利了;你英勇了,敌人就害怕了。 随后,6班战士赶到,一举夺下制高点,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平泉解放了,郭俊卿被记了功,4班还获得了“战斗模范班锦旗”。 辽沈战役开始之际,她被提升为机炮连副指导员,夺下了几次阵地,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06暴露 年,郭俊卿所在的部队攻占韶关,准备进入广东,解放全中国。 此时,郭俊卿却因为旧病复发,医院。 当医生要给她做常规检查时,没想到会遭到她的强烈反对。 不做检查,如何治疗? 医生越来越想不通:这位机炮连的指导员,脾气怎么这么怪。 可她的病,一检查就暴露女性身份了,就不能留在野战部队了。 为了留下来,为了跟战友们一起解放全中国,郭俊卿说什么也不肯检查,只让医生开点药。 还是一位细心的女护士发现,她的脖子没有长出喉结,难道?难道这位传说中的英雄是女儿身? 这下可大件事,护长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医生,医生又把情况反映给上级。 当上级领导来查看时,郭俊卿见无法隐瞒下去,只得告诉大家实情:她不叫郭富,叫郭俊卿,是个女的! 上级领导问她:“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性别?” 她说:“我想上战场,担心上级不让执行任务。” 消息传遍第48军,全军都炸锅了:天呐!5年都未发现她是女儿身!这也太神奇了吧!还是一名屡立战功的英雄! 她打过冲锋,与敌人拼过刺刀,屡建功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第48军军长贺晋年得知后,无限感慨:“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48军的骄傲!” 06战后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当郭俊卿的真实身份被发现后,大家惊呼她的坚强和勇敢。她的故事被改编为连环画、电影、诗歌等,英雄之名,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年9月,郭俊卿作为第四野战军的英雄代表,第一次到北京,参加新中国第一届英模代表会议。 会上,她是12位重要英雄发言代表之一。 随后,她被评为“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当代花木兰”等荣誉称号,荣获“模范奖章”、“勇敢奖章”、“毛泽东奖章”各一枚。 毛泽东和朱德等,亲自接见了这位“当代花木兰”。 毛泽东称她:“巾帼不让须眉,是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影片,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以郭俊卿为原型的《战火中的青春》影片。 影片一上映,郭俊卿就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呼。 随后,她被组织安排专业,先后在山东省青岛市第一服装厂、山东省曹县民政局等任职。 战后的她,依然坚持朴素的生活作风,因为行军时落下的病根,她无法生育,因此没有组建家庭。 为了弥补遗憾,她收养了两个女儿,独自一人将她们抚养成人。 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她! 她是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是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当代花木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