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青龙满族民间舞蹈《猴打棒》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俗称“打梆子”,属于当地满族《地秧歌》中的一档,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青龙满族自治县坐落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隶属于秦皇岛市。东北面与葫芦岛市的绥中、建昌、凌源等县毗邻,西北面与承德市宽城县接壤,西南面与唐山市迁西县、迁安市隔长城相望。

《猴打棒》流传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长城沿线满族聚居的乡村,在三拨子、凉水河、白家店、肖营子等乡镇尤为盛行。据三拨子乡满族老艺人马景山(年生)讲: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皇粮庄头马祥,为第三拨奉旨出冷口“跑马占圈”迁居此地。当时这一带土地贫瘠,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只能以狩猎为生,人们出入深山老林时,常被狼虫虎豹伤害。百姓们为保人丁平安,平时人们进山手持木棒、口喊“山令”,边走边敲,谓之“敲山震虎”。

猴打棒是和地秧歌一起表演的一种表演形式,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扬形式和表演风格。其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入室猴打棒、庭院猴打棒、过街猴打棒三种。#匠心冀造#

古时候,由于人们大都生活在偏僻的大山里,人烟稀少。棒子在当时主要用于驱赶猛兽,驱邪避灾之说。猴样是孙悟空的化身,意为正义、降妖除魔。因此,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邀请猴打棒在家中的各个屋子里打一遍,再从窗户跳出,为保来年平安、祥和、吉祥之兆。

来源:《口述史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基于河北省“青龙猴打棒”的发展轨迹及现状》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