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开启“双飞”模式“飞地经济”新篇章 (记者 薄熙惠)版权所有 禁止下载 今年以来,朝阳凌源经济开发区落地项目呈进一步加快之势,凌源市《关于发展乡镇“飞地经济”实施方案》的出台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据统计,得益于该项政策的鼓励,今年1-4月,全市开展对外招商活动66次,其中,党政领导外出招商15次、“五个一园景区”28次、乡镇街和市直部门23次,全市共有12个乡镇街和市直部门引进17个项目到“飞地园区”,其中4个项目签约落地。 “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别强调“市场导向,优势互补,集约化发展,利益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一方面需要确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比例,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两者的积极性,实现互惠互利;另一方面还需要明确主体职责权限。遵照这两个原则,凌源市提出,“飞地经济”紧紧围绕“五区联动”聚集主导产业项目,不但要通过发展乡镇“飞地经济”引导乡镇街招商引资项目打破行政区划向园景区集中,实现乡镇街与园景区的有效衔接,而且强调,对于园景区不适合而在乡镇街特别适合的项目,园景区也要向乡镇街引进项目,从而实现科学的“双飞”,为“五个一”工程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凌源市建设“飞地经济区”的基本思路是把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渝州商贸集聚区、热水汤旅游景区、三十家子商贸物流产业园区、金华山景区、万元店新市镇和其他所有乡镇街都划为“飞地园区”,为域内各乡镇街和园景区招商引资项目互相提供承接平台,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全面开花、共享成果,使“飞地园区”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创新区、乡镇经济发展的拉动区。朝阳凌源开发区积极向三十家子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引进了辽宁国家印刷产业基地项目和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前者正在深入洽谈优惠政策等入驻条件,后者已进入土地征收阶段;万元店新市镇向凌源经济开发区引进了浙江物产集团投资的现代综合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北炉乡向凌源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了年产1000万吨脱水蔬菜新建项目;大河北镇和乌兰白镇分别向热水汤温泉旅游产业园区引进了女神宫旅游开发项目和温泉特色小镇开发项目。 为推进“飞地经济”尽快收到成效,凌源市首先确定了各园景区和乡镇街承载项目的主体功能。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型复合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两大产业;渝州商贸集聚区重点发展工业、农业、商贸三大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热水汤旅游景区重点发展养生养老、健康医疗、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四大产业;万元店新市镇重点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对投资规模提出了最低要求。其中,入驻经济开发区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需达到万元;入驻农产品加工园区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需达到万元;入驻万元店新市镇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需达到万元。对于园景区向乡镇街和乡镇街之间互相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符合各乡镇街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确定的特色,有助于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让所有参与“飞地经济”的部门和乡镇受益,有利于激发各地各部门工作热情,凌源市规定,“飞地园区”税收全部归市财政部门统筹分配。各乡镇街向“飞地园区”引入新上项目,缴纳的涉土税收(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归市本级,其余实现税收收入地方所得部分全部返还给引资乡镇街。同时,对投资强度也做出了规定,对于各乡镇街引入“飞地园区”的项目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应不少于总投资额的20%。为强化效益分配的合理性,凌源市把发展乡镇“飞地经济”纳入市委、市政府考核各乡镇街绩效范围,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年终进行排名。建立“三个一批”奖惩制度,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街表彰一批;对招商引资工作扎实,业绩突出的优秀乡镇街领导,及时提拔重用一批;对工作成效不大,招商积极性不高的乡镇街领导,由组织部门进行诫勉谈话,三年内仍无成效的调整一批。 薄熙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