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就要 一位60岁的青岛老人,因为被保健品骗走了6万多块钱,气恼不已,最终选择跳海自杀。 被发现时,只剩下冰冷的尸体躺在海滩上,而在他的裤兜里有一张遗书。 “从去年至今硬骗我买了6万余元保健品,说让我和老伴可到云台山、西安、巴厘岛等地方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 “眼看着我与老伴几十年来勤俭节约的近10万元基本泡汤,内心很难过,非常非常地抱欠(歉)……” “亲爱的老伴和孩子们,你们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小孩子们……” 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金,一朝醍醐灌顶,终于崩溃难忍。 或许有人说 有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 被骗也很正常 但下面这则例子 则让人匪夷所思 案例二81岁老人汤老伯,因为疯狂迷信保健品,在5年里不停买买买,竟然花掉了万积蓄!家里到处都堆满了各种保健品和保健器械! 令人惊讶的是,积蓄花光以后,汤老伯竟然打算卖房子继续买保健品! 在国外工作的儿子汤先生得知后,连忙赶回国劝阻,却一点用没有! 而且让人意外的是,汤老伯居然还是一名退休的大学教授! 还是逃不出保健品的圈套... 每一条新闻 都深深地戳痛了大家的心 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就这样被骗光 甚至赔上身家性命! 让人唏嘘的同时也不禁疑惑 这些老人是怎么了? 他们被下了什么迷魂药? 免费礼品的诱惑 几乎所有被骗的老人,都是被“免费”二字诱惑进骗局的。 保健品宣传会上,免费向老人发放鸡蛋、大米、生态养生杯、梳子之类不值钱的东西。 大部分老人都是节俭一辈子的,也不相信自己会掏钱买保健品,都抱着:“我就是听听,领完礼品就走”的心态。 但拿人手短,听几次就会买下销售人员口中的“有病治病、没病养生”的保健品。 专家讲座,夸大恐吓 如果听了讲座还不买,或者买得少,那么他们就组织一些低价或者免费游,包吃包住包门票,老人们一听更开心了,但他们的目的就一个:继续忽悠让老人买保健品! 一些保健品推销组织还安排养生讲座,对外宣称请来演讲的人是“著名养生专家”“30年老中医”“国际知名营养师”。 (一人分饰多角的“专家”) 其实,他们都是“托”,伪装成保健行业的大咖,做一些包装节目来专门给老年人看,洗脑! 会议开始前一天,销售人员会把自己跟进的老人情况汇总给“专家”,从每日的饮食到疾病史,十分详细。 会议上,“养生专家”头头是道,夸大疾病,忽悠得老人晕头转向。 买了保健品还要夸:“专家不愧是专家,病情说得准,建议给得好。” 软磨硬泡,话术洗脑 推销人员专门根据老人的性格、家庭收入、健康状况,总结出一套“接近、深入、销售”的流程。 每次上门前,都要事前演练,准备好要聊什么话题,甚至第一句话要怎么说,中间怎么带动情绪都有两三套方案。 销售人员熟练掌握精巧的话术,逐渐深入后将自己从公司“抢到”的优惠单、特效药放到老人面前。 而那些老人早已被蛊惑,迫不及待去抢购了。 嘘寒问暖,打感情牌 人到了晚年,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与家人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更容易被利用。 在很多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会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销售人员陪老人聊天、给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洗脚,时不时还会给老人送水果、生活用品,甚至认老人为“干爸”“干妈”。 这样下来,别说八百一盒,就是两千一盒的保健品,老人都乐意掏腰包。 一家保健品销售员曾这么说:我们这边的老客户,就算你卖一泡狗屎,他们都会心甘情愿去买。 每当有老人被骗买了一大堆保健品,子女发现后就会跳出来指责,甚至说父母老糊涂。 一个关于保健品的街头采访,透露出了一些真相。 “我知道,有时候是骗人的,但是我觉得他们(保健品推销员)说话挺贴心的,所以我就能接受他的这个保健品。” “总比孩子强,孩子好像是跟我们沟通太少了。连骗我们,他也不去骗。” 保健品骗局不仅仅瞄准了老人的健康焦虑,更填补了感情空缺。 即使花费不多,自认很理智,很清醒的老人也说:推销员对你很好,不买的话过意不去。 当然,还有一些老人买保健品,更多是为了“未雨绸缪”,不给子女惹麻烦。 但就是这样为人父母的心,却被那些骗子们利用! 希望大家能多陪陪父母 多提醒父母,多劝告父母 不要再被伪专家忽悠了 来源:光明网(ID:gmw_),综合石家庄新鲜事、腾讯视频、今日大邢台、、人民日报、网络等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点赞是一种支持!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