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会下蛋的鸡挪窝”,吸引有兴趣的客商租赁、购买,通过“旧巢引新凤”“腾笼换鸟”的方式来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招商引资新载体,凌源市杨杖子镇建材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产,将不良资产变成招商引资优质资源的创新路。 市委市政府派驻凌源工作的市县联动专班组在下企业调研时看到,位于凌源市西南部的杨杖子镇建材产业园区,是一个项目集群集聚、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总规划面积为10.77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园区依托硅石资源、珍珠岩和白云石资源等主导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园区产业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和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目前,该园区已聚集了21家包含建材、冶炼、特种纸业、保温材料、新能源、物流等企业。总投资规模达到12.20亿元,建成企业和新建企业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8.06亿元,税收1.81亿元,将为凌源市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一个乡镇园区短时间能有如此大的发展,这引起了凌源专班组的好奇,为此专班组进行了实地调研。 凌源市杨杖子镇建材产业园区的前身是凌源向东浮法玻璃厂,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辽宁向东化工厂。年9月体制改革,广东富睿集团通过竞拍获得产权,成立凌源市世明玻璃有限公司。世明玻璃有限公司在当时是国家重点浮法玻璃生产厂家之一,厂区面积2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年,由于市场和企业管理诸多因素,工厂严重亏损,资不抵债,资金周转困难,被迫停产。年企业申请破产,土地和厂房被法院查封。 虽然企业破产了,但遗留下来的大量旧厂房,供水、用电、交通基础配套都为改造升级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如何让闲置的每个地块、每座厂房发挥最大效能、焕发新的生机,成了凌源市委市政府急于突破的难题。 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座谈的基础上,凌源市委、市政府创新思维、灵活变通,积极协调债权人、债务人和监督执行机构,变执行为破产,在不影响司法程序的基础上,将被查封的厂房,先行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由有经营愿望的企业租赁使用,通过以租代偿的形式增加资产保全收益,既减少了后续经营者的重复建设投入,也保证了闲置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通过租赁厂房的形式落户,简单改造后,即可生产,企业经营投入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收益迅速。这一举措对项目落地,成效显著。自年始,园区加大推进世明公司破产进程,将原世明公司闲置的土地及部分资产进行分区、分段拆零租赁。截止至年7月,有效利用闲置旧厂房、办公房平方米,合理利用闲置工业用地亩。共为企业节约建设资金万元。解决就业余人。 盘活闲置资源,建立健全完善的租赁机制,把老厂房与新项目投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指数与民生幸福指数同步跃升,这就是凌源市杨杖子镇给出的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