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36240.html 作者:田力 在我七八岁的时侯,就喜欢看皮影,那时侯农村的文化娱乐比较匮乏,电视没有,皮影一般都在夏季农闲,皮影的艺人都是“家造”的,特别是久旱逢喜雨,都会来台皮影戏,求雨的说雨是龙王恩赐的,唱皮影也算对龙王的恩泽表示感示感谢,首先出一个“大麻爪”的人物出场,邀请四海龙王和各路路过的神仙前来赏光看戏,其次是感谢各位乡邻的到来捧场,客套一番,最后报出所唱的剧本名字,“大麻爪”这个人物形象,总是剧本里充当喽兵的头,管家之类的角色,由于刻化头大戴钢盔,胳膊长手大,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麻爪”。 那时所唱的剧本有“两狼山”,“穆桂英挂帅”,“薛刚反唐”,等等,一般是正反两派,经过曲折的争斗较量,最后正方赢得胜利,中间总会串穿,妖道,神仙,都有摆阵破阵的环节,一般是反方摆阵,正方破了阵,就完事大吉了。 每当唱影的晚上,吃完饭就往地点走,拿着小板凳或是玉米皮拧成的坐垫,静等皮影开台,也有年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这里招蜂引蝶,谈情说爱,他们不是来看热闹,而是来凑热闹,也有十多的小孩在人群中追逐,嬉闹着。 记得那次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皮影班里本村里几位皮影爱好者组建的,没有经过学习培训,农村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能表明意思即可,况且他们都是免费,只要一天一顿饭就行,如果请外地的,还要多花一笔演出费哪,他们在表演中时常夹掺着现时生活琐事,语言,就像二人转里的笑料一样,时不时观众一阵开怀大笑。 第二晚上看的时候,我身后有一对老夫妻,老婆婆昨晚有事没来,影戏的剧情有点接不上茬儿。 “喂,那个杨六郎是咋死的?”老婆婆用胳膊肘轻轻捅了一下老头问道。 “你不知道吗?还问我!”老头眼皮一动,鬼笑地说。 “我咋知道,知道我还问你,你以为我乐意问你!”,老婆婆被弄得莫名其妙,有点生气了! “你不说了吗?咋(砸)死的!”老头没等说完,禁不住笑了。 “你这死鬼,问句话你也没正经的!”,老婆婆骂了他一句,随后也笑了。 今天唱影戏的有个外村的“影匠”,姓高,六十多岁了,不识字,耳又聋,就是嗓音纯正,声调细腻,唱影靠别人给他提词演唱,剧情唱到一位小姐在出门之前要打扮打扮。 “丫环,小姐要打扮打扮了。”提词儿的说。 谁知高影匠居然听错了,来了一句:“丫环,小姐要小便了……” 这时,台下看戏的随即一阵大笑。 “哎呀,错了错了。”提词的着急地说, “哎呀,错了,错了。”高影匠还在状态中,又来了一句。 这时台下又一阵开心大笑! 这时,“大麻爪”子出来救了一下场,咸的,淡的说了一阵,云山雾照的白话一番,总算平息了这场尴尬,演出继续! 演到晚十一点多,以前每天都唱到十点左右,一般一套影卷的本数与演出的时间分摊,比如十本影卷,要演五晚上,一晚上唱二卷,今晚由于有点小插曲,大伙把时间给忽略了。 这时,影台子一下一下有节奏的颤动,看来观众的热情还是挺高,到这个点了,还有这么人!那也不能演了,别把演出计划给打乱了,“别挤了,别挤了!”张大脑袋一边喊一边掀开后台的挡帘,要跟大伙解释一下。 只见台下只剩下两三个老头,老太太在打着哈欠,朦朦朦胧胧的,似睡非睡,台下刚才颤动,原来是只大肥猪在那里蹭痒! 有好多年没有在家露天看这皮影演出了,老艺人相继去世,所剩寥寥无几,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这种传统的文化娱乐己经淡出农村的视野,偶尔只能在地方台电视频道上偶见“倩容”,倍感亲切,但儿时观看皮影戏的场景,时时涌现,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姚树丰,笔名田力,辽宁凌源乌兰白人,七零年生人,酷爱文创,在网络上发表数十篇小说,喜交友,愿用最朴实,简洁的文字与你沟通。 注:本作品经作者授权华文号独家代理发布,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报刊选稿刊用及其它用处,请直接联系作者或平台授权,同时注明作者署名及(来源:华文原创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