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初期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5427197.html

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29日发布《辽宁省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历史等6门科目,由辽宁自主命题。

  具体考试内容和时间安排为: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考试时间为6月7日、8日;选择性考试科目6门,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选择性考试时间为6月8日、9日。

年新高考如何进行系统化复习?进入高三后,学习时间越来越少,大多数同学会在这个阶段感到茫然,无从下手。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年时间,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成绩呢?这里提供高三各轮复习的规划建议,供各位同学参考。

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第一轮时间一般为9月—高考年的3月,也有提前的。这是为高考总复习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准备的时期,一边是高中三年课程的回顾,一边是知识遗漏的查找。在著名的黄金定律“法则”中,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把这部分的基础做好的话,就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因此,必须把基础知识补上,避免高考时这些知识变成失分点。纯粹的“题海战术”并不可取,因为找漏洞效果不明显又浪费了时间。做题不贵“多”而贵“精”。应该做囊括高考的重点、难点、考点的题,并通过对照老师讲的具体内容检测出漏洞。过了这个阶段,如果少部分学生基础没有掌握牢固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第一轮的思想去备考,因为在高考中,基础及中等难度的分数比例非常之高,抓好基础将能获取更多的分数。

第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第二轮时间一般为第一轮结束后到5月。1、进行典型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高考黄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题法则,如果我们把握准高考的方向,弄清楚高考的出题模式,平时的学习会很轻松。不只是在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有典型题,文科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比如作文,我们可以模仿一篇文章好的结构、好的句子。学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驾驭的过程,我们在借鉴别人精彩点的同时,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2、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项练习体系是综合的根本,专题是提高的保证。高三学生在考试时经常答案就在嘴边就是写不出来,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舌尖现象”。平时要扎实地巩固基础,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当遇到舌尖效应时要保持冷静放松,这样可有助于知识的回忆。3、形成考试体系,训练解题思维(迅速做题技巧训练)所谓的考试体系,就是构建在考试时第一遍的做题思路。进入第二轮复习,我们要加强研究做题的第一思维,通过同类型套题来总结和调整看题之后第一次想的方向,及归纳答题的思维共性,这能够快速帮助我们获取分数。很多题型可以归类挖掘共性,尤其是理科题型,题目和条件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一般的解题入手方法,不外乎为顺着题意来,或者以结果为出发点逆向推导。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寻找做题的切入点,或形成一定的解答思维步骤,才能在考场上适应任何题。4、当前阶段的几种常见备考方法指导当前阶段备考方法不外乎是题海战术+课本反复查看。成绩较好的学生已经开始归类解答,或归纳之前错误的的题型。更有技巧的一些学生已经开始进行构建类型模型(以典型题为原形),并开始网化知识体系了。如果是基础掉队的同学们,应该做好课堂笔记,其余时间多花些时间在课本与基础习题上(课本章节后习题练习)。感觉在学校已经无法提升的同学,可以利用套题演练,类型归纳来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做题精确度和速度,这时候往往是思维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步骤,解答步骤。对于会做题,临场发挥不佳的学生,可以通过连续长时间的做套题,或者运动耗能后(如长跑后,冲刺跑后),再做卷子,或压缩做题时间(2/3-3/4的考试时间做完卷子),以训练考场状态。

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时期

第三轮时间一般为5月。1、调整心理状态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谁都希望能获得成功。面对高考,我们既不要考虑高考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也不必过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