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按照朝阳市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总体要求和凌源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总体目标,凌源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果。“告知承诺,容缺审批”改革、优化建设用地组卷流程改革和公安系统便民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果,便民服务驿站建设全市“1+27+”全覆盖扎实推进,一网通办、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管家、营商环境宣传等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容缺审批”改革。年初,按照边推进、边完善的原则,结合省、市最新精神和目前具体情况,凌源市营商建设局对“告知承诺、容缺审批”改革进行再细化、再完善,力求方案可行性、周密性再上新台阶。围绕建设“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总要求,凌源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迅速响应,以“办事方便”和“五减”为先期目标,以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坚决加以落实。结合原有“模拟审批”的基础,针对在“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按照边改革边完善、边总结边提高的方式,参照国省最新精神,在实践中逐步对“模拟审批”做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信用约束为基础,线上线下逻辑一致的“告知承诺、容缺审批”新流程,让“审批”更大程度发挥作用,以此为突破口,带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规范流程,让新的审批模式更具有操作性,配套制发相关实施细则,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一套审批流程”。同时对工改审批系统进行了颗粒化、情景化改造,保证审批“全程网办”。按照最新流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要件减少了66件,审批时限压减到30个工作日以内,品牌地产项目、明星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1+27+”便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推进“一网通办”全覆盖,形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办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平台作用,进一步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构建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做实做细“项目管家”工作。大力推进“项目管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开展。市营商局牵头,市经信局、发改局和服务业中心密切配合,把“项目管家”与企业帮扶制度相结合,实行全周期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实施限时审批、红灯预警、日督日考的“看板式”管理,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多层级全覆盖,已建成省、市、县分平台、乡镇(街道)工作站、村(社区)联系点五个层级的热线平台管理体系。实现受理、转办、办理、反馈、督办、办结、回访、评价全过程闭环管理。

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开展了“部门+营商环境”大承诺活动,部门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将承诺履行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加大政务服务网上办宣传,丰富宣传形式,不断向社会推介营商环境理念和网上办理新模式,以达到人人知晓政务服务网、服务人员会用政务服务网、事项都流转在政务服务网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开展“党建+营商”、“宣传+营商”、“法治+营商”专项行动。各项重点工作与营商环境建设充分融合,推进部门作风优化,干部作风转变,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良好营商文化氛围。

责编/郑赫编辑/郑赫记者/朱荣家

总监制/马玉民监制/刘志铁审核/温霖

声明:凌源融媒原创稿件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属凌源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标注来源,违者将依法维权!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