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乐善兴学锲而不舍戮力担当 全国各地在线的各位校长、专家:大家晚上好!首先要感谢担当者行动提供“乡村校长成长沙龙”这样一个平台,其次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让校长与教师之间有个链接,我是辽宁省凌源市逸夫小学业务主任王远征,不是校长,所以这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又起着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应担当者工作人员晓婷的命题作文,让我谈一谈学校是怎样做阅读的,还带动乡镇阅读。所以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点点星光,汇聚阅读力量”。 我将从以几个方面谈一谈具体做法: 一、以组织领导为保障,强化理念建设,明确学校发展方向 学校阅读形态的发展,必须有一位非常重视和支持阅读教育的校长。有一位有着先进理念合规化愿景的的校长作保障,学校办学才不会漂浮不定,师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知道应该做什么,学校阅读生态环境才会情意绵绵。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铁北逸夫小学,始建于一九九七年,属于城乡结合部。现共有多名学生,教职工80人。学生百分之八十来源于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还有13名孤儿寄托于学校前面的凌河源爱心助养院,食宿等生活学习均由爱心志愿者帮助。鉴于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年3月领导班子改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经过研究后,提出了“读书与健身不可辜负担当与感恩方能行远”的办学理念,我们的理念不是中规中矩,豪言壮语,但却是既有发展方向,又有美丽愿景。现在,学校不论是师生还是家长,一提到办学理念:都非常明确,四件大事:读书健身担当感恩。人生如果做好这四件事,就回归了“本真”。 在年6月,我那时还是一位乡村小学的校长,参加平安希望小学校长培训,21世纪青童学院王雄院长在破冰仪式上,让各位校长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理念,有的真的很朦胧,有的根本没有,我很荣幸那时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很明确。我用思维导图展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三风一训,王雄院长非常青睐,着实让我炫耀了一把。而且那一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让阅读引领学校发展”。所以一所学校,你的办学理念主宰着学校和学生的命运。教育是影响,而不是改变。只因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师生内心,所以现在阅读已经成为所有逸夫人生活的一种乐趣。 二、以办学理念为重点,增强阅读实效,促使阅读常态发展 1、让阅读如一日三“餐”,生活必须 晨诵经典、午吟诗文、暮省一日所获,让阅读如一日三餐一样常态化,也许大家都在这样做,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做法。 晨诵经典:经典诵读就像清晨的营养汤,让孩子们有充足的精力投身学习之中。受学校场地所限,学校将健身与诵读结合起来,一至三年级和四至六年级诵读与健身交替进行。也就是一至三年级先出去跑操,四至六年级诵读。等一至三年级跑操结束,回来诵读,四至六年级出去跑操。为更好地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每天早晨的诵读在走廊进行,同一年级在同一楼层,各楼层都有年级部主任负责监督,既也不至于让这个时间段让教师占用。又能通过对比查找差距,将每个学生置于大众视野之内,激发诵读兴趣。 午吟诗文:每天中午利用分餐时间,学生诵读《日有所诵》《日积月累》。各班提前有计划安排领诵人员,做到人人参与。领诵者也独具匠心,领诵形式多样,有的提前在家里录制成音频,有的录制成视频,有父母陪伴分段朗诵,有亲子齐诵。然后把视频传到班级群里,学生看大屏幕诵读。这样拾捡零散的时间,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经典的润泽。 暮省:晚上孩子要向家长反思一日所获,家长及时跟踪。并利用“晓黑板”“小打卡”程序,每天最低保证10分钟阅读时间。及时汇报学生的反馈信息。 为了食之有味,学校还在三餐中增加了调料:九连环、魔方。低年级孩子边拆解九连环边背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中年级孩子边三四阶魔方归位边疯狂背古诗,训练孩子手、口、心、脑并用,品三“餐”之美味。也许过后不记得每日“吃”的是什么,但正是这三“餐”的营养充盈着师生的内心,融入到骨血里,助其成长。 一日三“餐”之外,合理调配“间餐”。每日下午第二节课上课之前有十五分钟的持续默读时间。在持续默读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把握和运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和学生一同阅读,创造一种舒适、良好的默读氛围,去除功利,不要求学生做任何形式读书绘画和笔记,也不要求学生对读物有透彻完整的理解,完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 在持续默读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无论是绘本,百科还是历史书记,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读万卷书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对阅读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心态。 每周五放学后,图书架图书全部带回家中,学生边读边积累,低年级孩子记录好词好句,中高年级学生画思维导图,周一各班都有一节聊书会,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将自己读的故事。 另外,一至二年级每周两节阅读课,中高年级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刚开始实施时,全部由年级组主任担任,来强力推行。现在已经形成阅读形态,每个老师都可以担任阅读课。各年级每周课后服务,也有三节阅读课,都列入课表,也都成为师生阅读常态。 2、定期改善活动“盛宴” 学校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时刻让阅读陪伴孩子成长,经常给孩子提供“盛宴”。每周一利用主题升旗时间,进行班级阅读特色展示。分享阅读“盛宴”的不一般味道:讲故事、聊书、绘本剧、诗歌朗诵、古诗词吟诵……从展示中,各班找差距,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此外,在重大节日及传统节日里,学校根据节日特点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比如每年的“重阳节”老教师读书会,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六一儿童节“苔之韵”阅读展示等。可谓各具特色,秀色可餐。 3、享“自助餐”,各取所需 年各个班级不但自筹了图书角,学校精心打造了阅读环境,各班教室、走廊的窗台上有书历,走廊有“书吧”。把图书室优质的图书搬出来,放到让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不论时间、地点,各班级图书角、窗台书历、走廊“书吧”、墙壁书挂,阅读中心,绘本馆永远开放。年,学校建立了朝阳市(地级市)第一家绘本馆,藏书来册;年在担当者行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赞助下,建立了阅读中心。而且一二年级阅读课就在绘本馆里,所以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学生读书的身影。阅读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就像吃饭一样变成一种精神需求! 三、以家长研习为助力,夯实亲子共读,优化学生阅读手段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学校以亲子阅读为途径,通过家长的陪伴引领,让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学生的精神亮丽起来。通过共读,实现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和信心。 1、家长研习搭平台。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要想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光靠教师是不行的。因为教师必定时间有限,还有教学任务,还得完成各级各类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加之每周两天休息日,寒暑假,别让教师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阅读兴趣,经过一个长短假期,打回原形。所以学校必须发动家长力量,让亲子共读为学生在校阅读做有力补充。鉴于此,在推进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依托家长研习营,与家长共同探讨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将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圆内,让家庭教育真正发挥效力。因此,学校在大力构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联动家庭之力,通过搭建亲子共读平台、组织亲子共读活动等方式,延展“书香校园”的建设半径。让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同心同向”,使合力育人形成“共振”。为了充分发挥亲子共读的育人功能,学校通过研习营倡导家长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陪伴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最便宜,最简单的投资,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无论贫穷与富贵,只要有书读,人人平等。所以亲子共读是学校非常重视的一个方法。亲子共读方法,我们不止一次和家长面对面讲,线上讲。那应该怎样做呢?原来我在乡村小学做校长时,推行阅读举步维艰,所以从自身做起,办一个“远征亲子共读领航班”,就是从各年级中选择喜欢阅读,家长愿意陪伴的学生,来到这个班,每周三晚上放学后,召集这些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讲故事,读绘本,教给家长一些陪伴方法,从而让这些孩子和家长回到班级带动全班孩子读起来。有的老师第一次、第二次就在观看,第三次就跃跃欲试,那好,给他们机会,老师们逐渐加入进来。点点星光汇聚成阅读力量。 教师必须鼓励家长在陪伴的同时,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把书中的故事、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一起分享、讨论。长此以往,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作为家长,在陪孩子阅读的同时,不但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无间,同时也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二)示范 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读书气氛。为此,每年开学家长会,学校都安排年级组业务主任都分别从读书、健身、担当、感恩四个方面做一次主题分享,让家长学会一些的方法,也告诉家长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切记盲目地追求结果,不注重方法,过早地给孩子读大量知识性的读物等等。而要在家里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要把书籍放在茶几、床头、沙发一角等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高高的书架上;其次,远离电视、电脑、手机,经常在孩子面前读书。我觉得“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浓厚的读书气氛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成为一个喜爱读书的人。 三)发现 学校要求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责成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到底喜欢哪类书籍。不要以自己的意愿为主,逼迫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而是试着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这样就有共同的聊天话题。鼓励家长别孩子过生日,或成绩好,就买蛋糕,买玩具等。不妨也时尚一点儿,买一本孩子所喜欢的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四)推荐 在几年的阅读实践中,发现有些孩子不敢大声读书,更不敢面对镜头,甚至有些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但就是在说和写中没有长进。作为家长,就要将阅读陪伴过程中所发现的孩子在学校不易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及时推荐给老师或者其他展示平台,以便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在班级内将孩子的优点进行适当放大,通过肯定和鼓励性语言,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同时,也要将孩子存在的小缺点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孩子正视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真正的形成家校合力,做到家校携手,静待花开。 2、专家引领促成长。 读书可以抹亮人生的底色,可以储蓄童年的美好。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孩子不能上学,学校做过两次家长研习线上培训会,教师讲了5节绘本公开课,做了3节整本书导读课,全部分享到各年级家长群。 另外,为了让亲子共读更专业,更甜蜜,只要有专家学者、作家、教育家来到凌源市,学校无论想啥办法,都会真情邀请到我校,为家长和师生做读书分享,这就是带给家长和师生的福利。三年来,有很多家庭教育专家学者、作家、阅读推广人来过学校。 年至今,学校召开了十三期家长研习营,先后邀请了担当者行动美玉、欧阳、树勇、温州小学校长朱利峰、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子鱼、“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王秀岩、阅读推广人大熊哥哥、浙江省教育专家何夏寿校长、家庭教育导师吕鸿闻、读写绘创始人周春燕、山东电视台教育频道父母课堂讲师王艳丽、朝阳市家庭教育讲师惠凤丽等,进行阅读分享,让家长们真正的认识到家庭教育以及阅读的重要性。在系列的研习中,家长间的学习氛围已然形成,渴望成长的决心非常迫切,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读书打卡,分享阅读经验,还经常有家长在学校公众平台发表文章。 3、线上分享助提升。 学校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有节社团活动课。从年9月开始,又开启了“亲子阅读领航班”,到年年底,带领学生和家长进行整本书共读。一年半的时间,共读了《青铜葵花》、《草房子》、《我妈说》、《小川未明“红蜡烛与美人鱼”》、《流鼻涕的秋天》、《第59街的画家》、《一万个第一次》、《爱德华奇妙之旅》、《夏洛的网》、《35公斤希望》等多本书。每学期与家长做两次分享,线上活动四次,读写会一次。刚开班时,孩子没有兴趣,整本书共读进行速度很慢,鉴于此,老师就向家长和孩子发起每晚相约7:30读书接龙,每人从3分钟增加到5分钟,8分钟……有家长协助,读书速度快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了明显提升。以后的共读,专门由家长助理带孩子共读,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到时间准点带入。 每学期组织家长和学生进行线上阅读辅导3次,看似稀松平常的事,却汇聚了阅读的力量。一点点、一步步就让家长和孩子们对阅读更深入一步。 今年暑假,三、四、五年级共读何夏寿老师的《天天玩童话》,而且有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自读指南,由输入向输出慢慢迈进。 四、以外出培训为依托,辐射分享共进,创设阅读联动发展 1、加大投资让教师走出去 从年到现在,外出学习达多次人次,先后派出30多人参加担当者行动教师研习营和领航员研修班、好玩的科学研习营;每次,担当者给的名额有限。一个或两个,但学校都尽量争取名额,让更多的教师参加,给教师赋能。4人参加百千人组织的读写计划,年有17个班级加入百班千人读写实验;有4人参加过亲近母语阅读与写作研讨会。校长、副校长2次参加专家校长研讨会。23人一同到临县建平参加阅读分享等等,举不胜举。每一次开销都很大,但学校都毅然决然地、没有名额争取名额,也要让教师走出去。学校把培训当作是给老师最好的福利!让教师们走出去,带回来的是新方法,新路子,花钱值得! 2、学习所获辐射分享 每位教师出去学习后,都及时报道,写学习心得,发到我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