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儿童医院雀斑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806.html

梅瓶从隋至清(~年),历经多年演变,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器型样式,子仁在《中国梅瓶研究》一书中,以器型分类与历史演变两个角度清晰展示了这种变化。

▌梅瓶器型分类:十类样式群

子仁根据梅瓶的口部、颈部、瓶身、足底等形式特征将中国梅瓶器型分为十类样式群。

第一类样式群:以折沿凸环小口为标志,流行于隋代至明代。

唐初期白釉梅瓶,高36厘米,陕西西安东郊韩森寨唐乾封二年()段伯阳墓出土

唐中期白釉梅瓶,高4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初期越窑青瓷刻划花牡丹纹梅瓶,高20.2厘米,浙江慈溪匡堰镇寺龙口越窑遗址第六期地层(南宋初期)出土

第二类样式群:以小撇口或小侈口为标志,口唇以圆唇、卷唇为主,也有较薄的尖唇,颈部以束颈为主,所含样式从唐代到清代。

元钧窑红斑天蓝釉梅瓶,高37.2厘米,河北省博物馆藏

元龙泉窑青瓷密棱纹梅瓶,高20.2厘米,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底元代沉船出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金磁州观台窑白釉黑彩画花梅瓶,高31.8厘米,河北磁县观台磁州窑址三期地层出土

第三类样式群:以盘口为标志,颈部包括无颈、束颈和柱颈,包含的样式从五代到明代,清代极少。

北宋中晚期青白釉大盘口梅瓶,高37.1厘米,安徽宿松县隘口洛土村北宋元祐二年()吴正臣夫妇合葬墓出土

北宋晚期汝窑天青釉刻划云龙纹大盘口梅瓶,高30.4厘米,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北宋晚期地层出土

南宋吉州窑釉下褐彩画花缠枝纹梅瓶,高32.7厘米,江西九江市省财经会计学校基建工地出土

鉴赏课堂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