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栋通讯员应芳露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声鼎沸……6月份的台州市仙居县,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围着杨梅在兜兜转转。 6月22日一早,仙居县步路乡西炉村的杨梅市场异常火爆,尽管烈日当头,但繁忙景象不改往年。梅农们从山上采下一篮篮、一筐筐的新鲜杨梅;收购商们忙着过秤、分拣、装篮(盒);冷库经营者们正在忙着冷藏装箱;还有不少客户则仔细地货比三家、精心挑选…… 相比去年“昙花一现”的行情,今年的仙居杨梅产量非常高、行情依旧好、品质仍然优。唯一对梅农不友好的就是,今年杨梅收购价相对比去年要低不少。 “此前荸荠杨梅的价格在8元每斤左右,品质上乘的荸荠杨梅,收购价在15元每斤左右,不过目前荸荠杨梅基本已经没有了。最受欢迎的东魁杨梅按照不同的质量,收购价格平均在二三十元每斤。而小众的水晶杨梅,价格能轻松卖上45元每斤,现在很多梅农都有了增种水晶杨梅的想法。”一名梅农透露道。 杨梅上市期间,步路乡西炉杨梅市场日交易量达多吨,日交易额多万元,吸引了温州、宁波等近30多家外地客商蹲驻该市场贩销杨梅,市场每日停放车辆多辆。 “仙居杨梅品质非常好,我们是专门开车过来买来泡酒。”来自温州的林先生正在一处杨梅销售点位选购杨梅,他表示,今年的杨梅品质不错,价格还比去年要便宜,要多买一些回去。 六月的仙居,杨梅红了,由杨梅带动的经济也一起红了。作为杨梅主产区的仙居,不仅仅梅农、合作社、采购商忙不过来,而且农家乐、酒店的订单也爆满了,超市、杂货店、专卖店的烧酒、杨梅酒瓶、杨梅篮、杨梅礼盒也在热卖中。 “现在客户个性化需求很多,我们这个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创新力。”在城区从事杨梅篮、杨梅包装箱直销行业的王晶晶表示,虽然回头客不断,但她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请设计师制作杨梅包装箱的新外观。 杨梅最大的难点在于保鲜期短,难储存。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浙江知者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农林大学等多家高校合作,历时多年成功研发“数字脉冲磁场锁鲜技术”,目前将在仙居全县展开运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让杨梅的保鲜期从原来的7天延长至1个月以上。 “芯片板会发射一定频率的波形磁场,改变杨梅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将水的冰点从原来的零摄氏度降低到零下5摄氏度。”技术负责人胡凌源解释,为了不让杨梅结冰,目前市面通用冷库的温度一般在2摄氏度左右,用磁场锁鲜冷库可以将温度调节至零下3至5摄氏度,杨梅也不会结冰。磁场与低温技术结合,还能有效抑制杨梅代谢与微生物生长,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延长杨梅的保鲜期。“目前最长保存了40多天,我们还在调整相关参数,尽可能地延长杨梅保鲜期。” 而在配送方面,温台地区顺丰在仙居横溪镇试点“方舟”无人机执行杨梅运输任务。据悉,杨梅大多栽培在丘陵山地,杨梅采摘后,如果无法及时运输下山送到冷库中进行预冷,高温下长时间运输,杨梅易损坏,新鲜度也会打折。“方舟”无人机机型,单趟载重10公斤,持续续航里程达20公里,拥有超60升的大容积货仓。将无人机作业平台直接落地山上果园,杨梅刚采下枝头就装机运至山下冷仓,从枝头到冷仓时间由传统模式2小时左右缩短至5分钟以内;实现了杨梅实时采摘、快速下山、全程温控,提升杨梅品质与鲜度。 据统计,截至目前,仙居县共有杨梅14.2万亩,梅农3.3万户、杨梅合作社家,杨梅产值突破1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共有杨梅深加工企业19家,年加工转化能力4万多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5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