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哪里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咱喀左的高铁建设越来越接近通车了,小编先转来一个辽沈晚报的好消息

京沈高铁辽宁段8月底铺轨贯通

  日前,京沈高铁辽宁段各标段正抓紧施工,预计8月底铺轨贯通。京沈高铁辽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京沈高铁无砟轨道板施工已完成70%,预计6月底将全部完成,届时将开始铺设钢轨。截至目前,京沈客专辽宁段路基、桥梁工程已全部完成。

就在大家都盼望高铁早日通车的时候,很多人忘记了,其实还有一列“乡情慢车”通过咱们喀左,/次,央视是这么介绍的!

战备需要

咱喀左很多人知道这条铁路,但是对这条铁路能说清楚的人却不多。其实这条铁路叫“魏塔铁路”,又称辽西支线。建于-年。全长.9公里,线路自锦承线上的魏杖子站向东南引出,在刀尔登站折向东北,过金杖子又转向东南,经过柳树屯车站后,在塔山站与沈山铁路相接。是沈山、锦承两铁路的联络线。全线共大小车站12座。

很多人知道这条铁路也是战备铁路,它的修建也有一段历史,今天就让小编娓娓道来!

年5月,沈阳军区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向中央军委提出“在辽西省西部修建三线铁路”的请示报告。“三线”是个历史名词,是20世纪60年代根据战备需要,把全国按地理位置分为一、二、三线,“三线”不临海、不临疆,处在全国战略大后方,在“三线”陆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统称为三线建设。修建魏塔铁路的动议就是为响应三线建设,最初考虑的是“战备需要”。

年,中央军委批准了沈阳军区的请示报告,铁道部军管会专门发出文件,将修建辽西线铁路定为年铁道部新建计划项目。这条铁路的修建,对辽西地区的军工生产、战备物资储备和发展辽西山区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拿兴城县来说,“三线军工厂”锦山机械厂、锦华机械厂于年选址兴城县北部山区,该地交通不便,也迫切需要有铁路线经过。

年初,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承担了魏塔铁路的设计任务,同年10月,辽西线铁路设计方案被批准,并责成有关单位分段、分期、分批地提交施工资料。当时为了对外保密,将修建辽西线铁路的工程对外称为“工程”,中央军委组建了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会战指挥部,任命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副司令员王万祥为总指挥,沈阳军区驻锦州某军政委赵光元为政委,锦州铁路局副局长肖燕忠为副总指挥。施工队伍以铁道兵第九师及沈阳军区某师共个连队人为主,分东西两段同时开始施工。魏杖子至甘家沟段的公里由铁道兵担负施工任务。为增强施工队伍力量,铁道兵第九师下设建平、凌源、喀左、建昌等县共4个民兵团,沈阳军区某师下设北镇、黑山、义县、锦县等县共4个民兵团,8个民兵团共有个民兵连、人,总计为人的筑路大军,还抽调了锦州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沈阳军区某师施工。从年10月魏塔线开始施工,历时2年时间,于年10月30日全线接轨通车,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年1月1日开始临时营业,年1月1日正式运营。

魏塔铁路最初称为辽西铁路,也叫辽西线。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辽西铁路是从兴城县的兴城车站至凌源县的三十家子,因此又称“兴三铁路”。正式开始施工后,考虑到种种原因,将铁路的起点选择在锦承铁路的魏杖子站,终点则是当时锦西县境内的塔山站。施工方案调整后,辽西铁路才被称为魏塔铁路,到了铁路接轨通车,正式命名为魏塔铁路,以前设计方案里“辽西铁路”的名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所以没有采纳“辽西铁路”的叫法,主要是因为按照铁路线命名的惯例,是用起始站和终到站的首字来命名。如果称为“辽西铁路”,则会让很多人摸不着边际,毕竟辽西地区范围很大,铁路到底经过哪里,从字面上不容易看出。然而时至今日,许多曾经参加修建魏塔铁路的人们仍习惯称这条铁路叫“辽西铁路”或“辽西战备铁路”。

魏塔铁路建成通车时,全长.7公里,后缩短至.9公里,全部在辽宁省境内。根据铁路管理机构的演变,从年起至今,魏塔铁路先后归锦州铁路局、锦州铁路分局、沈阳铁路局管辖。魏塔铁路的起点魏杖子站位于锦承铁路线上,是年开站的老车站,从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凌源市(原凌源县)。魏塔铁路通车时,全线有大小车站30个,其中三等站3个,分别是金杖子站、建昌站和柳树屯站,四等站有魏杖子、塔山等25个,五等站有曹家屯、叶家屯2个,此外还有乘降所7个。魏塔铁路从公里左右进入今天葫芦岛市区域内的建昌县,在建昌县境内有车站9个,在兴城市境内有车站5个,在连山区境内有车站3个,其余13个车站分别位于凌源市、喀左县境内。魏塔铁路全部铺设43中型钢轨,全线有百米以上桥梁19座、千米以上隧道3处,其中,13座百米以上桥梁和1处千米以上隧道(大徐屯隧道)在今天的葫芦岛市境内。

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寄托

魏塔铁路和沈山铁路不同,它通行的地方有很多是山区,地理条件恶劣,当年的施工人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铁路的修筑任务。先后有一百多名施工人员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因公殉职。一位当年参与修路的原铁道兵战士这样回忆:“我们师在修辽西魏塔铁路的时候平均4天牺牲1名年轻的生命(包括民兵),现在有时候想起来心里就非常难受。”殉职的施工人员有的是被炸药炸死,有的触高压线后遭电击身亡,有的被土石压倒致死,还有的因劳累过度而引发突发性疾病。今天的兴城市药王乡叶屯村烈士陵园、建昌县烈士陵园、凌源市烈士陵园,都安葬着修筑魏塔铁路而牺牲的烈士们。建昌县烈士陵园在建昌镇西轿顶山腰,建于年10月1日,陵园内有墓碑的12位烈士中,有11位是修筑魏塔铁路而牺牲的,牺牲时间从年2月14日至年12月18日,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尹燕爽、姚德顺、唐富有、雷永谦、周大元、何贵远、于贵德、程良富、李向文、刘建清,其中职务 的是于贵德,吉林海龙人,曾任某部副排长。

魏塔铁路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修建的,见证了一段火红的岁月,也留下了许多红色记忆。最初分管这条铁路线修筑的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萧全夫是被称为“飞虎将军”的勇将,35岁时即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 46军军长,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拿出战争年代冲锋陷阵的斗志,多次到魏塔铁路修建的 线视察、指导,身先士卒;具体指挥铁路修筑的两位首长王万祥、赵光元都曾经战功赫赫,赵光元在辽沈战役时担任东北野战军三纵七师二十团一营营长,率部攻下锦州城北的配水池,为后续部队解放锦州扫除了障碍,一战下来,赵光元所带的多人只剩下26人,可见战争的残酷,王万祥、赵光元奉命率部修建魏塔铁路,他们发扬战争年代那种不怕死的精神,带领施工部队攻坚克难,保证了铁路线提前竣工;铁道兵第九师政委李际祥,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锦西杨家杖子战斗,这次肩挑重任,又回到了热爱的辽西大地;筑路大军中人才济济, 版画家张衍海、“铁道兵”作家陈军都参加过魏塔铁路修建,当时还是铁九师普通一兵的陈军后来在散文《我在铁道兵十四年》中,深情追忆了魏塔铁路修建中的感人故事。

时至今日,许多参加过魏塔铁路修建的人们仍把那段经历当成美好的回忆,将其写入回忆文章中。还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在文学作品中也不忘提及魏塔铁路,如网络写手“梧桐树下”在散文《难忘那岁月》中写道:“在我刚刚记事时,当年我们的小山村曾经驻过两次军队,记得修建魏塔线铁路的部队番号是部队。因为营房居住困难,也为了增进鱼水情谊,一部分战士被安排到贫农家住……每天清晨听部队起床的哨子,晚上听熄灯的哨子,每次看战士们饭后回到老乡家,这些都是很惬意的事。那时,居住在左邻右舍的战士们晚上回到农户家,便帮助他们挑水扫院子,然后在院子外和小孩子们玩,有时把一群孩子们组织站队,训练走步……”可以看出,修建魏塔铁路的解放军战士们带给文章作者的是永生难忘的童年记忆。

今天,魏塔铁路依然存在,由于时代的变迁,它早已结束了“三线铁路”的历史使命,现在每天仅通行一对列车、四对货车。随着公路交通的发达,魏塔铁路线上通行的慢车也告别了昔日的拥挤,很多人选择了更加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尽管如此,每年都有一些人要特意乘坐一次魏塔铁路线上的慢车,以找寻童年的欢笑、青春的记忆,在他们的脑海中,魏塔铁路已不单纯是一条铁路,而凝结成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寄托,他们中的很多人还记得那首曾被数万筑路大军传唱的《魏塔铁路之歌》“从辽河之滨到渤海湾,从燕山脚下到山海关。纵横千里的钢铁运输线把辽西走廊贯穿,那里有我们闪光的精神,那里有我们热情的笑脸……”

沿途车站

经过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原锦州铁路分局、原叶柏寿车务段、阜新车务段等部门的整合,魏塔线铁路现在全线共设置12座车站(包括起讫车站),这些车站均归属于沈阳铁路局阜新车务段管辖。它们分别是(排序以魏杖子到塔山车站顺序依次排列):1.魏杖子站(四等站,属凌源市,魏塔线起点站)、2.东沟门站(四等站,属凌源市,办理客运但不设售票窗口)、3.刀尔登站(四等站,属凌源市)、4.杨杖子站(四等站,属凌源市)、5.金杖子站(三等站,属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6.建昌站(三等站,属建昌县)、7.南桥站(四等站,属建昌县)、8.杨树湾站(四等站,属建昌县,办理客运但不设售票窗口)、9.串子沟站(四等站,属兴城市,办理客运但不设售票窗口)、10.郭家屯站(四等站,属兴城市,办理客运但不设售票窗口)、11.柳树屯站(三等站,属葫芦岛市连山区)、12.塔山站(四等站,属葫芦岛市连山区,魏塔线终点站)。

列车时刻

次到达咱喀左金杖子车站为10:56发车为11:02停车6分钟

次到达咱喀左金杖子车站为14:21发车为14:23停车2分钟

有人不知道金杖子车站在哪?呵呵,就在咱们喀左山嘴子镇政府旁边,想要找寻童年的欢笑和青春记忆的朋友不妨感受一下这趟“乡情慢车”!

更多信息查询请登录中国喀左政府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