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本期导读 锣鼓喧天迎新年,鞭炮齐鸣辞旧岁。 正月里来闹新春,金猪报喜迎福瑞。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农历正月十三,元宵佳节又将如约而至,为这个‘年’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然而,家乡人是否跟文雍一样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呢?是否与文雍发出同样感慨,这个‘年’过的真没意思呀。 每逢新春佳节,家乡人都会拼命寻找一样东西,那就是我们遗失了的“年味”。年味究竟是什么?它是全家团圆的喜庆,是璀璨烟火的绚烂,是缤纷花灯的美丽,是高跷秧歌的热闹。过年了嘛,家乡人一是图个喜庆,二是图个乐呵,三是图个热闹。可是啊,这‘年’都快过完了,家乡人的心却空落落,总觉得缺了点儿啥。讲真,今年春节确比往年少了很多味道。但值得欣慰的是,家乡人民最爱看的高跷大秧歌还是一如往年热闹上演啦! 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家乡人耍大龙、赏花灯,扭秧歌,唱评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年味。 话不多说,文雍今天将带领家乡人走上凌源街头,看高跷秧歌闹新春,一起去感受家乡浓浓的年味! 活动策划:掌上新凌源媒体平台 编辑整理:文雍 图片摄影:盖首钟、火牛、劲松 拍摄地点:凌源市各街道 点我一下或者上方图片,即可免费发布广告,商家免费入驻宣传 兴隆龙灯会篇 金猪贺岁己亥到,恭喜发财把春闹。 兴龙灯会迎新年,紫气东来祥云罩。 在新春佳节这样的喜庆祥和日子里,家乡凌源怎么能少得了兴隆龙灯盛会这项最传统、最热闹的民俗表演活动呢? 兴隆龙灯盛会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具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底蕴,属于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会八方相传,久负盛名,巨龙形制威猛、壮观,舞龙场面气派,规模宏大,为百姓喜闻乐见。 舞龙象征着平安吉祥,风调雨顺、招财进宝,事业兴旺、预示着新的一年会带来一切好运。从农历正月十二开始,备受家乡人 咱家乡人爱看秧歌,不仅是为图喜庆,凑热闹,更因为有一种美好的情怀与记忆在其中啊!大家可还记得小时候么?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凌源都会如期举办秧歌汇演。正月里的凌源大街小巷总是人山人海,特别的热闹。 在正月里走上街头,耳畔总会忽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紧接着,清脆悦耳的敲锣打鼓之音由远及近而来。恰在这时,熙攘的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某某乡或某某杖子来会喽!片刻之间,人们宛若潮水一般向着高跷秧歌队伍涌动而去,将整个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待高跷秧歌表演结束,家乡人却意犹未尽。还没有看够哪,咋办?于是乎,大人抱着小孩,丈夫牵着妻子,儿女陪着年迈的父母一路追随着秧歌队伍。但凡是高跷秧歌的地方就会有熙攘的人群,但凡是高跷秧歌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这,就是咱们家乡的年味。 高跷大秧歌不仅带给我们热闹与喜庆,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太多欢乐,这就是它的无穷魅力所在。这样喜庆热闹的高跷秧歌队,怎能不令人心生欢喜呢? 不管再过多少年,家乡人民始终对高跷大秧歌情有独钟。每年正月初五之后,家乡人便开始在心里热烈期盼高跷秧歌进城了。因为,只有家乡高跷秧歌才能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没有大秧歌,都不算过年。高跷秧歌作为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已融入到每一个家乡人的骨子里,血液中,是每年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盛宴。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凌河儿女,在春节之后如果看不到高跷秧歌,劳累的身心得不到放松,那么这个‘年’一定不完整,心里多少会有些遗憾。家乡人,你是否有着同样的感慨呢? “年”虽然一年又一年过,可是年味也在逐渐变淡。倘若没有高跷秧歌这一精彩文化盛宴,‘年’也就彻底失去了味道,也就断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老百姓过新年要图个乐呵喜庆,有娱乐文化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跷大秧歌作为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世代传承保护。既然二者都有需求,那么高跷秧歌这一文化大餐就是不可或缺。春晚小品说:这个可以有。但是文雍要说,凌源的高跷大秧歌,这个必须有。不但必须要有,还不能少! 锣鼓喧天闹新春,凌源秧歌扭得欢。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凌源市四官营子小房申高跷大秧歌走上街头,为家乡人奉献了一道精彩绝伦的文化大餐。唱起来,跳起来,高跷秧歌扭起来,让我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恭贺新春,向全市人民拜年,祝大家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春风送喜,金猪纳福,凌源秧歌扭得欢,且看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喜乐祥和气氛,随处可见家乡人幸福欢乐的笑容。 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四官营子小房申的高跷秧歌再次让我们沉浸在了节日喜庆气氛中,再次让我们找回了心中那一份久违的快乐。 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形象悉数登场亮相,大高跷起舞飞扬,把欢乐的好心情送给每一位家乡父老。 彩衣蹁跹,高跷飞舞,老家秧歌扭得就是欢!喜气洋洋迎春到,欢声笑语送祝福。 这就是老家的味道啊,高跷秧歌永远扭得那样帅气潇洒,那样精彩漂亮,那样喜庆热闹。家乡人,你心醉了么? 正月十五还没到,现在正是咱们凌源高跷秧歌扭得最热闹的时候,想看秧歌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机会,不然只能等到明年了,大家抓紧时间把! 在东北有句老话,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但是在咱们凌源,宁舍一顿饭,不舍高跷大秧歌啊!只有看过高跷大秧歌才能充分感受到家乡浓郁的年味与欢喜热烈的节日气氛,才真正体会到这座城市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快乐。如此热闹欢快的场面,大概只能在凌源才能看到吧!想看正宗高跷大秧歌么?那就相约来大凌源呗! 老百姓看高跷秧歌觉得欢快、热闹、喜庆,心里乐开了花。但对于表演高跷秧歌的演员们来说,这可是件苦差事。表演秧歌尤其是高跷秧歌非常辛苦,踩着高跷又蹦又跳的,能不累么?不只是累,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脚下绑着高跷,又要表演高难度动作,如果不小心就很容易摔下来。所以文雍在看高跷秧歌的时候,心中非常敬佩这些演员,真非常不容易。 虽然高跷秧歌表演非常辛苦,但是大家依然乐在其中。能够在新春佳节这样喜庆日子里为家乡父老奉献出一道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再苦再累都值得。能够让家乡人开心,充分感受到热烈的节日气氛,就是秧歌演员们最幸福的事情。 凌源高跷大秧歌,咱们家乡人的骄傲!老乡们,顶起来,让更多人看到咱们凌源的高跷秧歌之美吧! 凌源评戏篇 在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除了热闹的灯会、高跷秧歌外,咱老百姓最爱看的评戏也在百合广场欢乐上演了。今年,咱们凌源的新春文化娱乐活动还真不少呢! 评戏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评剧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涌现出不少流派及名家,如白(玉霜)派、喜(彩莲)派、鲜(灵霞)派、魏(荣元)派、李(忆兰)派、花(淑兰)派、马(泰)派、新(凤霞)派等等。当今的谷文月、刘秀荣等名家仍活跃在舞台上。 既是过年,咱老百姓要图个热闹,当然少不了评戏喽!凌源的评戏一开场,就赢得家乡人的一片掌声与喝彩。 老家门口唱大戏,精彩评剧热闹公演,喜爱评剧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本期新闻图片由盖首钟老师拍摄,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文字内容为文雍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正月里来闹新春,凌源秧歌扭得欢!金猪报喜迎春到,好戏不断年味足!元宵佳节将至,‘年’又要画上圆满句号。喜庆的日子,欢乐的心情,家乡人赶快约起来,我们一起上街看秧歌吧! 本期图片摄影:盖首钟、火牛、劲松 本期新闻主编:文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