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凌源这些人,走哪都有人追星!

——凌源市新百花评剧团成立十周年侧记

(哥们传媒创作组版权所有牛河梁网)

“李总啊,下次演出,我们不找别人,还找你们,我们这块儿的老百姓欢迎你!我是代表老百姓说话的啊!”7月的一天,内蒙古宁城县三座甸子镇,即将离开演出现场时,主办方的组织者拉着凌源新百花评剧团总经理李宝龙的手,动情地说。李宝龙爽快地答应:“只要你们欢迎,你们爱看,我们就给你们演。”

说实在的,评剧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特别受到老百姓的喜爱。不用说清末、民国时期,就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时期,城乡文艺活动的主流仍然是京评剧。记得现在的中年人小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解决了老百姓温饱问题,农村青年人外出打工,每年都有非常好的收获,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

俗话说,“饱暖思文艺”。夏日的傍晚,在农村老家驻守的中老年人最喜欢看评剧演出;新正大月,从城市里打工回来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也最爱凑这个热闹。农村的评剧市场一度十分活跃。每一次演出,观众都是人山人海。

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再加上现代传媒体系的变迁,使得人们娱乐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传统的评剧演出市场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有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启动,为评剧的继承和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舞台。顺应这个形势发展之需,年,企业家出身的李宝龙投资70余万元,成立了“凌源新百花评剧团”。

  “我成立评剧团的目的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想把这门传统曲艺继承和发展下去,因为我从小喜欢评剧唱腔和人物。中国古代的老百姓能够发明评剧,本身就使中国文化生辉,老祖宗的发明,是不简单的,我们绝不能丢掉。”李宝龙先生说。为此,剧团成立后,他不是急于出去找活干,而是请来评剧专家,精心打造这支队伍,从评剧演出的每个细节入手,在角色培养、乐队演奏、服装设备上狠下工夫,其中,重点培养名角、名配角,让他们成为台柱子。与此同时,十分注重发挥每一个角色的特长。

  李宝龙先生举个例子,他说,一个剧团的成功,不能光靠一两个演员,要发挥合力的作用。比如说《铡美案》,里边有许多配角,当主角演出的时候,你就是再倾情、再入戏,如果配角甚至最小的角色不到位、不配合,哪怕是一个眼神不入戏,都会影响整个演出效果。所以,在团队意识的培养上,评剧团十分重视,让观众们从每个角色里都读到真情。近两年来,新百花评剧团培养出了赵微、徐玉玲等台柱子。赵微演技娴熟、表演充分到位,对于这样一位“老演员”来说,有的剧目她已经演出了百十来遍,但是每演一遍,她都能把这遍当作一个新的开始,每一遍都是对演技的提高、演出水平的长进和演出情感的再造。35岁的青年演员徐玉玲对艺术的追求更是情有独钟,每排一部戏,她都要认真读上台词几十遍,以角色定位帮助记忆台词,做到词、理、情、唱腔、动作的有机统一。

  对普通演员的培训,剧团舍得付出。李宝龙常说,戏如人生。演戏就是演人生,演人生就要演好的人生、演正能量。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即使再小,也是一部人生大戏,演好小我,就是演好大戏。他用这样的理念教育演员、感化演员、鼓舞演员,也获得了全团的认可。所以,新百花剧团今天的成功,也是团结合作成功的典范。

  再好的戏也是演给人来看的。演出的内容,决定着演出的成功与否。中国评剧的传统剧目,无不充满正能量。在此基础上,仍要弃其糟粕。为了使传统剧目为现代社会服务,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新百花剧团成立了写作班子,对传统剧目加以再创造。使其更适合三个文明建设、适合开展反腐教育、适合“两学一做”;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现代评剧,尤其是推出了评剧《费姐》,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该剧以三个不同家庭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反映婆媳、姑嫂、夫妻、兄妹之间的是是非非,强化故事悲喜效果,警示人们家庭和睦、人与人和谐,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谐。这个剧目推出以来,广受观众好评,每次演出,都是人满为患,掌声不断。

  不糊弄观众。这是新百花评剧团最朴素的出发点。认真对待每一场戏,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和唱腔,新百花评剧团才受到如此的欢迎。年1月和年7月,在北京平谷区、大兴区,新百花剧团应邀连续演出20天,每天两场,每场都是观众如云、掌声如潮。北京是一个文化艺术之都,观众看戏都比较挑剔,而且大剧团较多,名人荟萃,能够受到北京观众的待见,足见凌源新百花剧团的功底。一年来,他们为北京观众带去了《谢瑶嬛》、《穆桂英挂帅》、《重圆记》、《卖妙郎》《费姐》等多部传统和现代评剧,也大饱了北京观众的眼福。

在北京演出之前,新百花评剧团参加了天津市西青区文化惠民工程的演出,连演4天,观众总数超过3万人次。

  凌源新百共花剧团在都市的演出成功,更让一些“小地方”刮目相看了。年6月,剧团在唐山演出期间,宁城县的文艺组织者特意赶到唐山去见李总,盛情邀请去宁城演出。每天3场,共演了6天,观众每天都在增多。这让当地的群众都不明白了:这是咋回事呢?过去,好多剧团在这演,演着演着人就没多少了,而你们的演出,是每一场都在增加观众!

  宁城县的观众似乎觉得不过瘾,时隔半个月,又邀请回去演出了一周。

  凌源新百花评剧团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演出形式的创新。他们自主研发了平米升降戏台一座;购进了可容纳名观众的观众大棚一座,是东北地区首个流动剧院;购置了大型运输车一台,各种装箱40余件套;配置了先进的LED显示屏,增强了舞台演出效果;配备了高级音响设备,各种演出服装、道具多台套,不仅能演评剧,而且也能演出歌舞、二人转等综艺节目。

■■■■■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剧团现已拥有演职人员50多名,其中国家级演员2人、乐师15名。剧团注重培养人才,根据剧目安排,配齐了生旦净末丑等各个层级的角色,达到了“无论谁找,马上能演、演就演好”的总要求。

  作为地方剧团,剧团秉持“亲山亲水亲人”,积极为家乡的建设出力服务。为了配合文化下乡,剧团出资,在家乡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能够看到“见过大世面”的家乡剧团演出的戏,也使得家乡人激动不已。四官营子观众在看完新百花的戏后,高兴地说:“我看水平,不比唐山的差,这是家乡的骄傲!”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