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地理山川、文物古迹,数不胜数,如诗如画的风光惹人心醉,堪称是真正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家乡人热爱且向往这片神奇的土地,并引以为荣耀!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凌源古镇四官营子竟然隐藏着众多石破天惊的秘密。家乡人,想感受下古镇四官营子唯美风光带给你的视觉冲击么?想知道四官营子都有哪些古老神秘的传说么?今天,请各位朋友追随文雍的脚步再次走进凌源古镇四官营子,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破解这座古镇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史上最唯美浪漫的视觉盛宴,掌上新凌源媒体平台即将为您完美呈现! 活动策划:掌上新凌源媒体平台 编辑整理:文雍 拍摄地点:凌源古镇四官营子 百年古村篇 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小窝铺村位于四官营子镇东南部,为四官营子镇与牛营子镇及四合当镇三个乡镇交界区域,距国道10公里,距镇政府15公里,凌源市区3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据史料记载,这个村子已有几百年历史,最古老的当属该村郑杖子河南组。康熙年间,山东籍郑姓人氏为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迁徙至此地,开荒生产,落户生活。此地水库原是一条大河,在大河南面,故称郑杖子河南。到雍正年间,郑氏山东同乡张氏从山东省登州府容城县青山前也搬至此地,后张氏家族逐渐兴旺,到今已传至十三代。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河南组人口发展到全盛时期,达到37户,但随着移民政策搬迁,近半数人家迁居他处,现今只余13户25口人居于此。 数百年来,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崇尚仁孝礼义,邻里和善,民风淳朴,一直流传至今,保留了古村原始风貌,七十年代的海青平房完整可见。 古村落内辽西第一高的观音菩萨像坐落于观音山上,另有当地久负盛名的菩萨庙坐落于村口,在村里的后山上有一辽代白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的七星古井和几百年的古柳是村民的祈福之地,村里诸多的古迹以及佛教文化、秧歌文化、农耕文化等无不为古村落增添神秘色彩。 古朴的村落,美丽的景色,原始的生态,造就了淳朴善良的村民,他们发誓,即使有一天生活条件好了,也要保留现存面貌,让走出去的孩子记住这个村落,记住这片山、记住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 近年来,四官营子镇党委政府在发展菩萨庙水库景区旅游产业过程中,将宝刹玉佛、奇峰秀水、古村花海,古树老井整合开发。 全面建设:村民富、村财富、共同富、长远富、田园美、村庄美、生态美、精神美的“四富四美”新村。 打造出一处大自然、古村落,村民游客和谐共处的生动乡村记忆空间。 祈福路,福气等着你。在四官营子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家乡人正在奔向“小康生活”的幸福路上。 美丽四官,幸福家乡人,我们的生活必定更加甜美幸福。朋友们,让我们走在四官营子小窝铺村的幸福路上吧,一起收获幸福与快乐! 七星井和古柳传说篇 自康熙年间此地有人生活以来,全村民众全赖此井滋养,此井水源充沛,味道甘甜,从未干枯过。村民以为,天上有太阳月亮,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就自取名七星井。 百年以前,井边自然生长出一株柳枝,日渐茂盛,荫庇古柳,村民喜在井边挑水纳凉,对柳树喜爱无比,遇有邪祟之事,向古柳祷告,每有灵验,因在菩萨庙东侧,便以是观世音菩萨法宝化现,心存敬意,常常向古树祈祷年景风调雨顺,民众四季安康,故取名祈福树。 卧龙山菩萨庙的传说 菩萨庙,又称卧龙寺,坐落在小窝铺村郑杖子河南的卧龙山上。卧龙山山岩峭立,松荫蔽日,水映山峰,景色迷人。菩萨庙始建于唐代大周年间,但因当时管理者不够重视,信徒也较少,庙宇日见败落不在。 直至清朝康熙年间,曾有一南蛮人寻风水宝地到此,认为此地风水极佳,葬于此可荫庇后代,于是急赶回南方移迁父亲尸骨。但由于路途遥远,南蛮人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将父亲的尸骨背到此地,等他到此地时,却发现庙宇正在重建,改变后的风水宝地已不适合再将父亲尸骨葬于此,遂大哭了一天一夜后,又将父亲尸骨背回了南方。 此庙之所以重建,据说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他日,一资深得道的长须道长,在一位大臣的引见下,进谏康熙皇帝,奏曰:“在热河(今承德)北部,通过观天象得知,将有一“真龙天子”降世,将威胁到大清的江山与康熙的皇权。康熙听罢,速召见众大臣与长须道长,共商对定差长须道长去往热河以北地区民间,进行明察暗访。 于是,长须道长便轻装简从,谨遵皇命,开始了查访之旅。在热河(今承德)的北部,塔子沟(今凌源市)的南部,有一个叫小窝铺的村庄。这里群山环抱、小溪缠绕、山峦起伏、层峦叠嶂,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自然竟赋予这连绵起伏的山峰,以巧夺天工的造型,有一条蜿蜒数十里的山脉,竟像是一条从天而降的巨龙,昂首曲躯于崇山峻岭之间,它那栩栩如生的龙头,正伸向山下的小河,在尽情地吮吸着奔流不息的泉水,蜿蜒曲折的山脉,犹如巨龙的龙尾在远山中摆动,山脉中奇形怪状的黑色岩石,如同巨龙无与伦比的鳞片,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因此,当地民间为此山取名卧龙山。 他日长须道长风餐露宿,带着康熙皇帝的重托,来到了崇山峻岭中的小窝铺。他站在村里,向卧龙山的山脉望去,不禁惊叹不已,只见山脉上祥云飘过,龙头之上锐气笼罩。长须道长屈指一算:“此地真乃真龙天子降生之地也!必有真龙天子降生此地,不枉贫道跋山涉水此行也!”于是,长须道长便在当地民间进行查访,终访得昨日,一农户家有一男婴降世,于是长须道长便速速回京面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听罢,长叹一声,不知如何破解,就再次召集众大臣和长须道长商议定,差遣长须道长再次前往此地,施展法术,对“真龙天子”进行降服。于是便召集当地工匠,在卧龙山的龙头上修了一座庙,取名为“菩萨庙”,菩萨庙修完以后,聪明绝顶、尚处年幼的“真龙天子”就整天头疼,不久夭折离世。 此庙在重建后,香火极为旺盛,并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的菩萨庙,大殿是观世音菩萨,前殿是弥勒佛,东厢三间,西厢三间,由了光和尚主持,无数善男信女经常来此拜佛祈福。 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全国性“破四旧”,铲除“封建迷信”,菩萨庙这富有传奇色彩的寺院,也未能躲过历史的劫难,寺内大部分建筑及佛像被毁,只余下西厢三间留给了一过路讨饭人张成武居住。当时有意者发现,所有佛像和石碑下面,都埋着一只用坛子装着的龟,据说坛子里面的龟不吃不喝千年也不会死。也只有这样,石碑和佛像等才会千年不倒,也不倾斜。到年小窝铺公社取消,办公地点搬迁至现牛营子乡,因盖新址需要木料不足,遂将张成武已故前所居住的西厢房也拆除了。 及至年,沈阳的释广政游方到此,根据民间老人的口述,投资多万,修建菩萨庙,尽其所能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并在原来基础上,修建了地藏寺和护法寺。据说,释广政本意是想在石佛洞落脚,但他到石佛洞后,即头疼不止,释广政只能继续走,直走到菩萨庙附近,头疼不但止住,而且精神特别清明,他认为这是佛祖的指示,遂在此筹建了菩萨庙。在修建过程中,无数善男信女来做义工,在大家齐心协力下,菩萨庙的许多工程已初步完成。 现在的菩萨庙,为三进式格局。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和八大菩萨殿、大雄宝殿,东西两边配殿(东边老爷殿、居士宿,西边三宵娘娘殿,僧宿),占地面积约00平方米。但在年农历腊月初八,一名信徒在烧香的过程中曾不慎造成火灾,烧毁了三宵娘娘殿。 菩萨庙的庙门朝北,为倒座观音菩萨庙。相传此庙为龙头,喀左县山咀子镇境内的娘娘庙为龙尾。在菩萨庙的山上有一处秘洞,深不可测,没有人敢进去。 而在通往菩萨庙的路边有两座山,其一山形似狮子,被称为“狮山”,另一山形似大象,被称为“象山”,两山形象栩栩如生。 据说,狮子是文殊菩萨坐骑,大象乃普贤菩萨坐骑。一代表智慧,为世人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教导世人为善;一代表行愿,告诉世人在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坚韧不拔,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如今,菩萨庙坐落在龙的额头上,长了一棵数百年的参天大树,颇像龙的头信。树的形状极其壮观,像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阳光和风雨。每逢夏日,老人和小孩就来此乘凉;每逢秋天,树上就结满了果实,果子外面包着厚厚的果壳,用石头砸开,里面的果仁又香又脆。可至今,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像是大自然留给人们一条有待解开的谜语吧! 现在,经过佛教人士及信徒的全力修复,菩萨庙恢复了部分面貌,每天来这里烧香和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山上不时传来朗朗的诵经声,每天清晨,庙宇的钟声在卧龙山久久回荡。无数的人正在期待着早日恢复其往日的风采,让佛教文化发扬光大。 四官营子小塔篇 四官营子小白塔位于东经.36度,北纬41.15度,小塔沟大黑山下塔洼里。这里山峦环绕、沟壑纵横、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此塔建于辽代,在年就建立了登记表,年省拨款维修,此塔为砖筑六角实心,全高为12米,每边角为1.6米、围9.6米,五层密檐塔,每层有仿木结构砖雕斗拱,六角各有木檐一根,底部砌筑矮小的基座,上置须弥座和仰莲座,承托六角形塔身。塔身南、北两面各于下部设一佛龛,其中四面中间刻出直棱窗,无其它雕式各层塔檐均用仿木砖雕转角斗拱承桃,补间仅置一斗或二斗。最上一层塔檐作六角攒尖式收顶,其上安装塔刹,残存塔座和刹杆给人以安定优美的感觉。 塔的西侧有辽代遗址一处、窑址一处,出土辽代沟纹砖、辽瓷残片、窑焦土 块、滴水等物。此塔为辽代舍利塔,建筑风格独特,在辽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深入研究辽代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及古代建筑,提供了科学地实物资料。年凌政发〔〕号文件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年朝政发〔〕15号文件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年10月设立保护标志牌。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保护标志牌。距塔下米处有山泉一眼,常年四季水流不断。 此塔与喀左县平房子镇三台村四座青山遥遥相望,每在晴日,站于此塔下,可清晰遥望距塔50多华里外的三台村貌。此外还有民间另一传说,传说清朝时有得道高人算出将有“娘娘”在喀左县境内降生,“娘娘”多了将会导致天下局势动荡、百姓生活不安,为镇压“娘娘”,保天下顺和,遂续建加高此塔。 辽西第一观世音菩萨(观音山)篇 辽西第一大佛坐落在菩萨庙水库北侧的高山上,于年6月开始奠基,10月1日开工,年安装完毕。观世音菩萨像的材料为北京房山汉白玉,高19.9米,重吨,耗资万元,由河北保定运来。据说,曾有一高人站于此山观望,断定此山若有观音在,必可保一方平安。 年农历9月13日上午,政府部门和宗教组织对观世音菩萨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庆典,那时,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惜天公并不做美,满天布满了乌云,上午11时08分准时给大佛开光,奇怪的是一刹那,天空裂开一道口子,阳光透出,约有半分钟的时间,直到开光仪式完成,随后又阴云密布。 如今,站在观音像前,越过菩萨庙水库水面,郑杖子河南全貌尽收眼底,浪漫花海的“心”形图案跃然眼前,每逢阴雨薄雾天气,站在两岸互望,更增添了一种朦胧神秘之感。 菩萨庙水库篇 菩萨庙水库,位于四官营子镇大房身上三家组。年6月,四官营子公社开始组织全体社员在大房身村修建菩萨庙水库,后因暂时经济困难而止。年8月续建,年12月竣工。 水库上游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拦河大坝为土砂结构粘土斜墙坝,坝高26米,坝长米,溢洪道设于大坝左端,建于碳岩基上,堰顶净宽80米,最大泄洪5.8立方米/秒,输水洞为1X1.5米钢筋混泥土衬砌有压隧道。总库容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南北两条干渠总长米,共投入人工.4万工日,车工24.7万台日,完成土砂方立方米,石方立方米,混凝土立方米。投入建筑材料:水泥吨,钢材.6吨,木材.6立方米。国家投资.96万元,社队自筹7.38万元。 该水库为防洪、灌溉、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已建立坝后电站1座,装机千瓦,年发电量为度。养鱼水面亩,——年捕捞产量公斤,年均产鱼公斤,年产鱼公斤。灌溉面积——年总计3.5万亩,年均0.7万亩。年灌地1.1万亩为最多。该水库原为四官营子镇管理,年由县水利局接管,成立菩萨庙水库工程管理处。有职工25人,负责水库养护维修、灌溉、养鱼、发电等综合利用管理,当年收入4万元。 年8月8日菩萨庙水库复建开工,主要是溢洪道开挖,大坝主体复建和输水洞工程,完成土石方58.8万立方米,国补万元。 年6月四官营子灌区渠道引水式电站开工建设 年1月四官营子下三家电站竣工,设计总装机瓦,2台机组,工程完成土砂方立方米,石方立方米,浆砌石立方米,总投资5.9万元。 菩萨庙水库在全省水库三查三定中,被定为二类工程,未达到中型水库设计标准。同年,四官营子下三家电站并网发电。 年9月20日为加强菩萨庙水库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业经凌源县水利局与四官营子镇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同意,把该水库所有建筑工程、管理范围、设备设施、房产及债权债务一并上收县水利局,双方代表为四官营子镇人民政府代表薄锡钊,水利局代表肖庆,兼交凌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确定权属:国有,性质:事业,工程规模:中型,法定代表:张景兴,工程管理全单位:水利局菩萨庙水库管理处法定代表:郑兴平。 当时主要修建大坝的主体,当大坝主体完成约五分之二时,年因闹灾,工程停工。年7月1日,县里组织全县社员支援四官营子菩萨庙水库修建工程。当时,不但各生产队出工,而且小城子、大王杖子、宋杖子、沟门子、三家子、四合当、五家子、天盛浩、万元店、乌兰白、瓦房店、松岭子、北庐等公社都来援助,每个公社出一辆马车,5个人。工程到年末,基本完工。 年—年,四官营子镇政府又对菩萨庙水库的后期工程进行了改造,修了盘山路和庙宇,并举行了辽西第一观世音菩萨落成典礼。 心形花海篇 心形花海是四官营子镇党委政府为了改善古村落生态环境,以打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周边的山地、水库水域、原野、古村庄等充分结合成东北地区独有的乡村美景为目标全力打造的。 同样,花海更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内涵。一是花海中花的品种名为步步高。二是整个花海是在古村落通往菩萨庙的祈福路边开始一直到半山腰位置,地势越来越高,似乎都寓意着步步登高,这就使得花海与佛教文化圣地菩萨庙、村内的七星古井与古柳无形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祈福文化景观带。 格局风貌篇 四官营子镇小窝铺村保留了古村原始风貌,村落内树木丛生,景色优美,各种建筑以青石为主要元素,类型主要以六七十年代海青平房为主。 村内主要道路网 青石路面、围墙已经实木制成的路标、党建宣传板、木质边框关于乡愁的诗词以及路边的小花、墙上粉刷的毛主席时代的宣传口号无不彰显古村落的古老乡村气息。 建筑篇 村内建筑现状 准备要建设成各种传统文化馆的几处民宅 建筑特色 建筑细节 建筑细节 传统文化与传承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七月十五村内的菩萨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每次庙会的场面都十分热闹,四方群众,扶老携幼,簇拥而聚;信男善女,朝山烧香,叩礼拜佛。 东北秧歌将古村落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挥洒的淋漓尽致,村里的秧歌队,并且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古村落的村民通过扭大秧歌既强健了身体又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民对古柳与古井保佑村落的传说坚信不疑,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习惯,每逢重大节庆和农耕时节,都会来到这里祈福,心存敬意,常常向古树祈祷年景风调雨顺,民众四季安康。 神奇古镇,大美四官!浪漫唯美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神秘古老的传说引人入胜!家乡人,让我们缘聚凌源古镇四官营子,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一起赏美景,听故事吧!真没想到,四官营子镇竟然隐藏这么多惊天秘密,家乡人千万别私存,记得扩散至给身边更多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