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20万亩杏林开得烂漫多姿,忍不住又航拍了 又到了春天,凌源的漫山遍野如果不是因为杏花的渲染,恐怕还像是光秃秃的冬天,因为今年的春季太旱了,除了杏花和柳树,连草都没长多少,着实让人不快。上山去拍杏花,在小城子、大王杖子、乌兰白、瓦房店、牛河梁,这些杏花的深处,无不被黄土浸染,一脚下去,土面子、小细砂子随风而起,心中不免默念:如果有些雨,杏花一定不是这么个颜色,一定会是水灵灵的。 在凌源,杏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野山杏,面积约有七八万亩;一类是大扁杏,大多栽植的时间是在至年,是借助于退耕还林工程栽的。年以后,栽植的就不算多了。原因在于,大扁杏也不如扣大棚来钱。还有一点,凌源约有20多万亩杏林,但深加工企业只有两家,一家在乌兰白,生产开口笑杏核、辽西杏仁,叫佳裕杏仁和开口杏核;另一家就是喜加喜公司。凌源每年年产杏仁在万公斤左右,但这两家企业所消耗极小,杏仁价格也不高,所以农民经营杏林的积极性也不算高。扁杏产业如何巩固发展,让农民通过这个增收,还有文章可做。 我们且不探讨杏林丰产丰收的问题,单就春天来说,杏花一开,文人墨客终于有了可说的了。喜欢摄影的,有事没事到处找杏林子拍几张,现在传媒也很发达,网上手机上,大家都能欣赏到;虽然今年的杏花因干旱的原因有所逊色,但对于没有多少景点的凌源人来说,绝对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大王杖子乡是老牌杏花之乡,摄影爱好者年年去拍,每年看一看都有些新意。说实话,说70里杏花川有些大,但40华里长的贯穿整个乡却一定是真的,以公路为界,两侧沟沟岔岔那种杏花的绵延却是真的别的地方找不到。今年,这些天游人又多了,为的是看杏花。李家营子,成了好多人的落脚点,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大王杖子到处都有杏花,处处都好看。 乌兰白,老牌扁杏发源地,今天航拍才发现,乌兰白人老有才了,当年是怎么栽的杏花的呢?怎么就那么整齐呢?我居然还拍到了棱形的地块、圆形的地块、方形的地块。反正乌兰白杏花也绵延十几里地,可爱的是,杏花林下是小麦,是大棚,十分漂亮。 小城子有杏花林?没听说过。不过今天去看过后,惊呆了!真正的地连片的杏林,号称凌源最大一片林。我服了。杨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凤祥说:已在这里规划建设公园,就在农业园区之内,今年开建上山的水泥路面、山门、农家院等设施,并且也不会留下那么多杏树,要砍伐一些,栽上梨树,赵书记说,作为纪念,这片林子的影像资料必须留下。 松岭子也是老牌扁杏林产地。为了让大伙重新回忆起他们的扁杏第一镇,该镇正在举办摄影大赛,第一镜头就对准杏花林。 春种秋收。别看杏仁不怎么贵,但它几乎不用你经管,夏季一摘,农民也能来点零花钱,农民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