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罗马建筑上有卍字符。2:古希腊彩陶中有卍字符。3:韩国寺庙大门上的卍字符。4:古西藏、日本和基督教中都有这个图案。5:古希腊建筑上的卍字符。6:佛像上的卍字符。(网络图片) 笔者在网上查寻,发现许多关于卍字符的文章,绝大多数网文从考古的角度,对卍字符的历史进行了考证。笔者参考这些文章写下此文,愿与读者一起探寻神秘的卍字符之谜。 神秘的符号 人类从久远以来,一个神秘的符号,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它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星球,它跨越不同的时间、区域、种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类在考古中,发现了许多带有“卍”字形图案的文物,考古学家们带着惊奇,凝视着这些跨越千年的神秘符号,浮想万千…… 我们的祖先如何看待这些符号?他们又是以怎样的心怀,书写这神秘的文字? 卍字符中国人念作“万”,也叫万字符,日本人叫曼记(manji)。它的英文是Swastika,在梵文中作Srivatsa,音译为“室利踞蹉洛刹那”,旧译为“吉祥海云相”,意为“吉祥之所集”。 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译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卍字符有“吉祥、幸运”的涵义。 极具价值的考古发现 人类在大量的考古中发现,卍符号的使用年代极其久远。欧洲最早可追溯到青铜时代,距今约年前的苏美尔文化。处于青铜时代的欧洲卍字符就已经流行了,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廷艺术中都可以见到。在希腊,古代的克里特人和特洛伊人在很多装饰中都广泛使用卍字符。 西亚的新石器时代,伊朗的巴昆遗址,出土了不晚于公元年前的彩陶,有象征生育的女神陶像,她的肩上有卍字符。在古希腊文物中也多次发现刻有卍字符的神像或器皿。(图:希腊钟型女神、谷物罐、扣型饰物等) 在印度出土的公元前年左右的印章上面,也发现许多“卍”形符号及其变体符号,J.Mashall爵士的著作《MohenjodaroandtheIndusCivilization》一书中,刊有许多印度河谷出土的公元前年左右的“卍”纹印章。 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斯堪的那维亚、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都发现有卍字符的踪迹。 在中国卍字符的出现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最早可追溯到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彭头山文化。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卍字纹图案的出土,在上古的遗迹中,出现非常频繁,并且分布广泛。如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内蒙古小河沿文化、湖南的彭头山文化和高庙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等等。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个以鸟喙为象征的四鸟呈“卍”字形中心的陶盘,距今约年。甘、青地区出土的卍字纹主要出现在马家窑马厂类型的多个陶器上,距今约年以上。 辽宁敖汉旗石棚山墓地出土的小河沿文化陶器上,发现有七个刻划和绘制的“卍”形符号。内蒙乌拉特后旗卜尔罕图山的岩画、新疆沙雅出土的汉魏时代的人工蚀花石珠上也都有“卍”形符号的发现。这种现象说明远古的中国先民对这一符号并不陌生。 卍字符的出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分布区域广泛,遍及各个民族。人类至今发现最早的,是一个在山洞里画在墙上的卍字符,距今约1年前。在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葡萄牙山区发现的近似卍字图形的神秘图腾,估计都在万年以上。 考古中还发现,在以色列古老礼拜堂的嵌磁中也有卍字图形。在以色列南部的古镇曼席特(Mamshit)遗址,人们也发现了镶有卍字符的马赛克地板。这说明:卍字符并非纳粹的标志,更不是反犹太的象征。那么,卍字符到底代表什么呢? 宗教与修炼文化 卍符号的出现与宗教有关。佛教认为,卍字符是佛陀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卍字代表了佛陀。印度古老的耆那教认为,卍字符代表他们的第七位圣人,它的四臂提醒信徒轮回中的四个再生之地:天堂、人间、动植物、地狱。 卍字符的写法历来有左向卍和右向卐的两种。藏传佛教以右旋卐为正规,而汉地通常以左向卍为主。但是,古老的藏地苯教也使用左向的卍作为崇奉的符号。藏语称卍为“雍仲”,意为“坚固”,象征光明,还有轮回不绝的意思。 有考古学家认为,古印欧民族是信神的民族,他们在迁移过程中把他们的信仰带到各地。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希腊的卍字符可能是古印欧民族的文化烙印。入侵印度的一族带去了他们的信仰—原始的婆罗门教,也带去了卍字符。 婆罗门教走入末法以后,释教佛法在印度传出,而后传入中国。伴随着佛教的流传,卍字符在中国也被广泛使用。值得指出的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卍字符就已经被使用了。时间比佛教出现的年代还要早的多。这说明:卍字符并非佛教仅有的标志。 在东西方考古中,都发现了许多塑像、壁画、建筑装饰及其它文物,卍符号也伴随着出现。这在东西方宗教文化艺术创作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卍字符似乎代表了神佛,是神佛的标志。 人们看到许多神、佛、菩萨的塑像,都是打坐的姿势。特别是在东方文化中,多数是打着坐的。这在中国修炼的人中,是经常能看到的炼功动作。(图片:东方古老的双盘)。那么,卍字符是否也代表着一种修炼文化? 走入民间,吉祥幸运的象征 伴随着宗教信仰的流传,卍字符也走入民间被广泛使用,成为吉祥、幸运的象征。印度人门槛上的神佛足印和卍字符,认为能带来好运。美洲印第安人把卍字图形用于编织地毯和传统服饰。中国清朝时出现了连续的卍字组成的“万不断”吉祥图案。台湾民俗新生儿满月时,女方长辈亲自在新生儿的衣服上绣上卍字符,以祝福宝宝得到神佛的保佑,平安长大。 卍字符出现在维京人祝愿昌隆的金牌上,出现在罗马和平祭坛上,出现在远古的陶、瓷和器物上,出现在装饰及建筑上,也出现在明信片和钱币上……甚至被当作素食的标志,显然这离卍字符的真正意义已经很远了。 人类久远的期盼与向往 人类在考古中发现,许多文物是作为陪葬品与死者一起下葬的,可是这些出土的器物上却有卍字符。卍字符作为神圣的符号,放在坟墓里好像有点~不太合适。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似乎代表着对未来归宿的一种愿望。 这个在苏萨坟场出土的大碗,是古代苏美人的陪葬品之一,上面有两个方向不同的卍字符。这个年青海乐都县柳湾墓地出土的陶罐,上面有多个卍字符。我们经常在佛教葬礼仪式中看到卍字符,它代表了死者将“往生佛国净土”。那么,古代的苏美人与中国先民,他们葬礼中使用的卍字符,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愿? 大约四千年前生活在塔克拉马干一带的吐火罗族(Tocharian)属于印欧语系白种人的一支。年在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古代吐火罗人的墓穴,出土的许多木乃伊保存得相当完好。同时在墓穴中还发现一个陶碗,上面的卍字清晰可辨。显然,卍字符在他们的信仰中也和“永生”的观念紧密相连。 在南美巴西出土的一个古印弟安遗骨瓮上,描绘了状似喜悦的人形,两侧也同样装饰着卍字符的图案,似乎表达对未来归宿的一种喜悦。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一个锡拉岛出土的双耳瓮,描绘了这样一个图案:一个送葬队伍,三个卍字符明显的出现在灵车和死者的前方,似乎有引路的涵意。卍字符代表着生命最美好的归宿,人对天国的向往。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印第安古老的霍比部落,一块被称为“预言石”的石刻(据说有万年以上历史),也发现有卍字符的踪迹。这就是著名的霍比预言:一个带有卍字符的圆轮光芒四射,许多人模仿着大人的动作。似乎表达“某种与卍字圆轮有关的奥秘,人们因此会受益、达致升华”。 印第安古老的霍比部落,一块被称为“预言石”的石刻。 卍字符与宇宙的秘密 在我们的印象中,银河系就像一条银色的河流,然而这只是银河系的侧面形象。 那么,银河系正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呢? 银河系的侧面图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在观测其它星系时,它们的形状能够一目了然,而对于我们本身所在的银河系却没法看到全貌。因此只能通过观测加推测来确定其形状。 最近,科学家们确定了银河系的形状,即银河系是漩涡星系,从里向外伸出了四条旋转的“手臂”: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三千秒差距臂,每条“手臂”都由难以计数的恒星和星云组成。其中我们生活的太阳系在猎户臂内,位于人马臂和英仙臂之间,但更靠近英仙臂。 正面的银河系有四条美丽的旋臂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银河系的四旋臂结构与标志佛的“卍”字符非常相似。 看来这个“卍”字符存在很多玄机。 千百年来,人类在迷蒙之中一直寻找着自己的归宿,古老的对神佛的信仰似乎给予了人们启示和答案。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觉者下世度人,本次文明曾出现了老子、耶稣和释迦牟尼佛。现在优昙婆罗花全世界开放,是否预示着新的历史时期就要来临? 优昙婆罗花开释迦预言成真 年,韩国媒体首次报导了清溪寺出现优昙婆花,后来韩国媒体又相继报导了许多地方有奇花开放,引起佛教界的惊喜。接着在大陆辽宁省沈阳、朝阳、凌源、锦州;山东省烟台、胜利油田、东营;四川省成都、绵阳;河南省濮阳;河北省张家口、周口、秦皇岛、无极、石家庄、深州;山西省五台山、太原;陕西省西安;湖北省武汉;海南省珠海;安徽省合肥,北京,天津,重庆;内蒙赤峰;黑龙江大庆等地陆续传出了优昙婆罗花开放的消息,并有很多见诸媒体报导。这种奇花也在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澳洲、美国等世界各地处处绽放。这些事实明白的晓谕世人,佛经中传说的三千年才盛开的奇花优昙婆罗确实降临了人间。 佛花绽放圣洁脱俗 根据佛经记载,优昙婆罗是梵文的音译,亦作优昙波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英文名为Udumbara,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此花之神奇,非人之所想像,无论是铜像、钢铁、玻璃,还是塑胶、水果、植物等等,也无论寒暑、无论寺院还是寻常百姓家,都留下此等奇花的踪迹。“优昙婆罗花”是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婆罗奇花花茎细如发丝、蚕丝,色如玉,白如雪,花形如钟,周围散着淡淡的光晕,有的散发出淡淡清香。用放大镜细看:花瓣微张、有光晕;花茎纤细、有韧劲;无叶相衬,无枝相绕,均现一根、一茎、一花之玉体。优昙婆罗花分布天然均匀,或开或闭,茎有直有曲,花、茎多不相交,疏朗有致,浑然天成。有近花者如此描述,优昙婆罗花淡定从容,相容一体,以气息拂之,微微晃动,似与观者相应。晶莹不能喻之质,绝妙不能状其体。点点白花,根根玉茎,素净得叫人止息绝虑、清心怡神。观之稍久,圣洁脱俗之感油然心生,真信其花为佛花也。优昙婆罗花之神奇灵瑞,绝非语言所能形容。 历史上的一幕 据佛经《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 《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佛经记载:三千年开花一次的婆罗花的出现意味着转轮圣王已下世在人间正法。“金轮王出现世间”即解为此。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当着很多弟子的面直接说,“......你们都知道在这里的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就是转轮圣王将来要来到人间度人,这个转轮圣王的能力是十分的大的,……到时候,你们很多的人都会得到那万法归一的大法!到那时候,你们就知道是如何的幸运了。”这个时候从天上来了很多的神都来听法,众神从此就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后来另一次在山上的一块十分开阔地方开的法会上,当时佛祖的十大弟子都在,还有很多的其他弟子,只听莲花色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您说将来有转轮圣王要下世传法,那别的地方的人不知道怎么办?释迦牟尼佛说,“到时候有一种花叫做优昙婆罗花大范围的开放,就预示着圣王的到来,得法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 “此花不是人间的花,就如同转轮圣王的一种瑞相一样;不同的佛都有不同表象,这种表象是一种瑞相,为的是预示着这尊佛要来到某个地方传法,教化众生。这种花在人间三千年开放一回,而在别的道(空间)中更长时间才能开放一次,即使在别的道,遇到转轮圣王都是非常非常殊胜的事情呀!” “好好积累你们的善根,我也会陪伴(护佑)着你们,直到你们遇到圣王为止。”这时天空中下起了绵绵细雨,释迦牟尼佛说,此花的茎细若雨丝,花开的很小。虽然看似柔弱,但是他可以开在根本不可能开的地方。 目犍连说,“世尊能否大发慈悲让我们提前看一看这个婆罗花?”“好吧!我用佛力看看能否将此花拿来。”不一会儿释迦牟尼佛伸出手来,只见他手中出现有一簇小小的很长很长茎的白花。“这就是婆罗花,在不同的道,天上的众神都想早日见到此花,都想早日得到转轮圣王的教化,你们得到了的时候,我都为你们高兴!”这时在天空中出现很多的穿着透明七彩衣服的天女,她们开始散花,细雨慢慢的停了,天空中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还有很多的七彩祥云随着微风在舞动。还出现了龙和凤,真的有些龙凤呈祥的意味。 后来关于转轮圣王和优昙婆罗花的事情释迦牟尼佛讲过很多次......现在,当年直接听佛祖和耶稣还有老子讲法传道的生命还有这些圣者的各代弟子,在今朝很多都已经得到了转轮圣王的亲自传度;而今佛所说的婆罗花真的在全世界悄然开放了,众生等待与期盼的都来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