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大辽王朝与今日辽宁的深厚渊源

序言:

年9月16日,云南保山施甸县考察团一行五人,由契丹耶律皇族后人蒋汉雄带队,从西南边陲万里迢迢奔赴法库,参加于此召开的沈阳市第五届辽文化年会。蒋汉雄去过很多辽文化重地,如内蒙巴林左旗、呼伦贝尔市的莫力达瓦、河北平泉等,但来辽宁,这是第一次,却是意义非凡的一次。因为辽宁,是契丹族的起源地,蒋汉雄等契丹后人,虽统称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后裔,但具体而言,他们是辽太祖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的子孙。东丹国后期的国都在今辽宁辽阳,耶律倍本人则葬于辽宁北镇秀丽的医巫闾山,而法库则是出了六任北府宰相的大辽萧氏后族领地,蒋汉雄等人之来法库,相当于回姥姥家、舅舅家看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祖归宗。

年9月16日,来自云南保山市施甸县的契丹耶律皇族后人蒋汉雄(右)与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段秀华(左)在法库白鹤楼前合影留念(张松摄)

正文:

“辽”字本意乃帝王登基“柴册仪”

1

关于辽王朝的“辽”与今日辽宁的“辽”字的解析,始终是史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谜题。一般说来,人们认为“辽”字寓意“天辽地宁”,这个说法形象直观,却严重背离了“辽”字的本意;有说法称,辽宁的“辽”字源自辽宁人的母亲河“辽河”,该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细究起来,未免似是而非;严谨的史学家会告诉我们,“辽”字与战国晚期燕将秦开却胡后设立的辽西郡、辽东郡有关,这是有史料可查的相对客观的解释,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辽西郡、辽东郡的“辽”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契丹人为何创立“辽”与“契丹”的双国号,并在二者的摇摆选择中,最终钟情于“大辽”国号?“辽”字究竟有何特殊魅力,令威武契丹如此瞩目垂青呢?

契丹文字学大家刘凤翥先生题写的契丹字:辽(张松摄)

目前,有一种新颖解释格外引人注目,此说法指出,“辽”字最初是一个象形与会意兼有的符号,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汉字:燎。之后因为大水泛滥、湖泽密布,“燎”就演化为“潦”,那条纵横无拘的泛滥之水就称作“潦河”,即今日的辽河。之后,随着文字的不断简化,“潦”又变成了“辽”,这就是“辽”字的由来。

那么,那个最初的“燎”字,又指代何意呢?有文字学家解读为:柴册仪。何谓柴册仪?书面说法称:这是为草原地区最高统治者就任制定的仪式,对此,《辽史。礼志》中是这样记载的:柴册仪:择吉日。前期,置柴册殿及坛。坛之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置其上。席百尺毡,龙文方茵……皇帝诣高阜地,大臣、诸部帅列仪仗,遥望以拜……北、南府宰相率群臣圜(huán,围绕)立,各举毡边,赞祝讫(qì,完结、终了),枢密使奉玉宝、玉册入。有司读册讫,枢密使称尊号以进,群臣三称“万岁”,皆拜。宰相、北南院大王、诸部帅进赭(zhě,赤色)、白羊各一群。皇帝更衣,拜诸帝御容。遂宴群臣,赐赉(lài,赐予、给予)各有差。”

由此可知,所谓的“柴册仪”,是指帝王登基时,万人敬仰的隆重仪式;是指江山易主时,燔柴敬天的虔诚宣告,是指在岁月的转折关口,时代英雄指点江山的振臂一呼!“辽”字指代着权威、地位、话语权,可引申为今日人们常说的“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而辽王朝的“辽”与今日辽宁的“辽”,是一脉相承的。

大辽帝国幅员广阔,“东至海,西至流沙”,据估测幅员约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其统治的核心区域在今辽宁、吉林中南部、曾经的内蒙东四盟(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与昭乌达盟)及今河北北部(含北京),特别是今辽宁与东四盟中的昭乌达盟(今内蒙赤峰市),是契丹王族的起家之地,是大辽英豪的故乡。

历史上的辽宁与赤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带,从红山文明到明清。即便在变动无常的行政区域设置中,两地也曾为一家。上世纪七十年代,昭乌达盟曾隶属辽宁长达十年之久,再度分出前,辽宁不吝巨资为昭乌达盟修路、建房、铺电网,还围起了诸多“草库仑”(放养牲畜的春、秋牧场),以改善当地广大农牧民的生活……以致多年后,一些赤峰人心中还沉淀着难以割舍的“辽宁情结”。

辽宁境内有多座辽代城址

2

今日的辽宁,乃当年大辽王朝的腹心之地,契丹建国后,辽西、辽北地区被划为辽代皇族和后族的领地,宗室和外戚的私城大多建置于此,许多契丹高级贵族都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在契丹人心中,辽宁就是他们先祖起家的故土,是他们生死相依的家乡。

契丹统治者对辽宁地区的发展建设是不遗余力的,他们把从周边地区掳掠来的人口、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集中于辽宁,大量的州城如雨后春笋般于辽土拔地而起!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辽宁境内发现了多座辽代城址,较大的城址周长3—4公里,较小的城址周长1公里左右。辽宁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表示,他所实地调查与了解的国内辽代城址约有多座,而在辽宁一隅之地的辽代州城,就占整个辽帝国所建州城的近三分之一,足见契丹人对辽宁故乡的重视。

沈阳市是今辽宁省省会,在辽代称沈州,是当年辽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以沈州为中心,周边遍布辽代州城,如辽州(今新民市辽滨塔村)、集州(今苏家屯区奉集堡村)、广州(今于洪区高花堡村)、双州(今沈北新区石佛寺村)、崇州(今东陵区下柏官屯村)等。在隶属沈阳的法库县境内,就有22座辽代城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辽“二当家”、文忠王韩德让的私城宗州城(今法库县四家子村)。

今辽宁省内的不少辽代古城,成为现代辽宁城市的直接源头,如锦州即辽锦州、铁岭即辽银州、开原即辽咸州、北镇即辽显州、喀左即辽利州、盖州即辽辰州、熊岳即辽卢州、海城即辽海州、复州即辽复州、金州即辽苏州、凤城即辽开州……辽代的城镇遍布辽宁各地,很多乡镇都是由辽代始建的古城发展而来的,从而奠定了今日辽宁城镇体系的基本格局。

以锦州为例,锦州最早叫徒河,公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始于辽代。据说,辽太祖依据所掠汉人的特长,按行业分工,然后再集体发配到不同的地方,契丹人把那些善于养蚕、织锦纺绢的汉人集中安置在小凌河地区,让他们在此重操旧业,发展和繁荣养蚕、织锦行业。日久,织锦、纺绢成了此地一大特点,这就是“锦州”名称的由来。

有如此众多的州城遗址,自然就少不了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种工矿遗址、瓷窑遗址。辽东地区是辽代重要的铁产地,辽代三个最大的铁矿冶炼场至少有两个在辽东,鞍山市的冶铁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辽代。日本人曾在首山附近发现过辽代的铁矿坑遗址,深约18米,可见当时的采冶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考古工作者还在鞍山发现了辽代炼铁炉的遗迹,炼铁炉为圆形,底作盘状,有很厚的炉壁,下有炉门鼓风口,与现代土高炉形制无二。

在中原陶瓷技术的影响下,辽代陶瓷独树一帜,形成比较独特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迄今为止,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已发现了几十处辽代陶瓷窑址,位于辽宁境内的辽阳冮官屯窑是当时著名的窑场。

义县辽代奉国寺堪称“世界瑰宝”

3

由于契丹统治者的倡导,辽代崇佛之风甚炽,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佛教信仰的高峰期。佛教传入契丹的时间较早,建国之初就已经在其社会中流传,契丹建国以后,将佛教定为国教,辽国是当年东北亚的佛教中心,哪里佛寺、佛塔密布,哪里就是大辽国的中心。回溯光阴,辽代的辽宁地区寺院广布、佛塔林立,恰是大辽佛国的核心要地。

时隔千年,辽宁境内仍存辽塔3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按建筑平面形分:方形塔5座、六角形塔4座、八角形塔30座,除朝阳南双庙塔为石塔外,其余均为砖塔,从地域分布看,辽代佛塔主要集中在辽西地区。辽塔多与辽代城址相伴,或置于城内,或屹立于城外山丘之上,成为辽代城址的显著标志。有极少数辽塔,远离当时的城址,建造于风景秀丽的深山之中。

辽塔建筑形制的典型代表就是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一般由塔基、塔座、塔身、多层密檐和塔刹等五部分构成。塔座和塔身有精美的砖雕,塔身雕刻佛像、菩萨像和飞天等。辽宁境内代表性的辽代佛塔有:辽阳白塔、新民辽滨塔、阜新塔营子塔、海城析木金塔、复州城永丰塔、锦州广济寺塔、义县广胜寺塔、北镇崇兴寺双塔(我国现存最早的双塔布局)、沈阳塔湾的舍利塔、朝阳市内的北塔与南塔等。

据《辽代。地理志》记载,辽宁境内的东京辽阳府建有金德寺、大悲寺、驸马寺、赵头陀寺;兴中府有延昌寺;沈州有弘妙寺、崇寿寺;锦州有广济寺;懿州有宝严寺等。

目前,辽宁省内的辽代寺院仅剩义县奉国寺1座,但正是这座历经千年风雨、五大劫难且幸存于今的奉国寺,特别是奉国寺内的大雄殿,是目前国内现存辽代寺院中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体量远超同属辽代的山西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及天津蓟县县城内的独乐寺观音阁,而独乐寺还不能算是纯辽代建筑,它始建于唐代,辽统和二年(年)重建。仅此而言,辽宁义县的奉国寺堪称“世界瑰宝”!

辽宁义县的奉国寺,堪称“世界瑰宝”(冯永谦摄)

从建筑艺术角度看,奉国寺实乃中国木结构建筑史的奇迹,是集考古、绘画、雕塑等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皇家寺院,保存了当今世界上最完好、最古老的泥塑彩色大佛。奉国寺采用的“减柱法”等建筑方法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为日后北京紫禁城的修造提供了成熟的建构方法。

奉国寺大殿内只用20根内柱,角柱有明显的侧角和生起,四周的檐柱依据“彻上明造”,全部梁架不加遮掩,显露可见。檐下斗拱用材粗大,粗犷简练,气势雄浑。由于支梁架柱完全符合结构力学原理,时隔千年,都没有发生弯曲变形现象,令后人叹为观止。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奉国寺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文物专家杜仙洲更是不吝溢美之词,盛赞奉国寺大雄殿的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我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

辽宁境内的大辽帝京与帝陵

4

之所以称今日辽宁是当年大辽王朝的腹心,以最具代表性的帝京、帝陵为例,即一目了然。

按传统的辽宁地域为论(即今日辽宁与今内蒙赤峰之和),辽上京在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中京在今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辽东京在今辽宁辽阳市。也就是说,大辽帝国五大帝京中的三京,在辽宁境内。

再以辽帝陵为论,辽祖陵(葬辽太祖)在今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旁的哈达英格苏木石房子村的大布拉格山谷中;辽怀陵(葬辽太宗与辽穆宗)位于赤峰巴林右旗岗根苏木赛罕乌拉南麓的床金沟;辽庆陵(葬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地处赤峰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北部的瓦林乌拉山谷中;辽显陵(葬辽“让国皇帝”耶律倍、辽世宗及辽天祚帝)、辽乾陵(葬辽景宗),深藏于辽宁北镇境内风光秀丽的医巫闾山。这意味着,辽王朝的五大帝陵均在辽宁境内。

辽宁北镇医巫闾山中的大辽皇陵(冯永谦摄)

至于大辽皇亲国戚的家族墓葬,更是遍布辽宁大地,仅以今日辽宁为论,大辽名将耶律休哥的家族墓地在辽宁阜新的平顶山;阜新关山的萧和家族墓地,发掘9座,出土墓志5合,为同一家族的4辈人,这个家族史称“一门出三后,四世出十王”;北票莲花山的耶律仁先家族墓地,周围有墓垣围成墓园,墓园中发现至少14座墓葬,发掘了其中4座,出土3合墓志,墓主分别是大辽宋国王耶律仁先、耶律智先和耶律庆嗣,仁先和智先是亲兄弟,庆嗣是仁先之子,辽兴宗称耶律仁先是大辽王朝的栋梁之臣,赐诗赞曰:自古贤臣耳所闻,今来良佐眼亲见;辽天祚帝时期的北府宰相萧义家族的墓地在辽宁法库叶茂台镇的圣迹山,已发掘墓葬24座;阜新乌兰木图山是萧仅家族的墓地,发掘墓葬12座,出土墓志3合,墓主人分别是萧仅、萧忠、萧旻(mín),人物关系也是兄弟和父子;凌源小喇嘛沟墓地共发掘了11座契丹墓葬,虽未出土墓志,但这些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喻示着它是一个经过精心布置的家族墓地……

三大帝京、五大帝陵、几十座佛寺佛塔、上百座州城及无数琳琅满目的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纺织品均与辽宁密切相关,正是通过这些璀璨夺目的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人们才得以清晰、直观地感受到辽沈大地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锦绣辉煌!

下期预告:长期以来,世人存在一个严重误区:以为赵宋王朝承继的是唐帝国的衣钵,其实是大辽。因通俗小说《杨家将》的误导,许多大辽英豪被描污成反面形象,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真实历史的认知。

感谢您对辽文化的支持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