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0日,省住建厅等6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列入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朝阳市朝阳县王营子乡八家子村等19个村落成功登榜,入选总数全省第一。 19个村落是:朝阳县王营子乡八家子村、朝阳县胜利镇三家村、朝阳县七道岭镇苏家营子村、朝阳县胜利镇孙家店村、朝阳县波罗赤镇南洼村、朝阳县尚志乡冯杖子村百草沟、朝阳县黑牛营子乡章吉营子村、喀左县公营子镇五家子村、喀左县南哨街道白音爱里村、喀左县官大海管理区东官分场、北票市下府开发区三府村、凌源市三家子乡天盛号村、凌源市三十家子镇裂山梁村、凌源市三道河子乡胡杖子村、凌源市宋杖子镇康官村、凌源市前进乡石门沟村、凌源市刘杖子乡郭杖子村、凌源市刀尔登镇烧锅地村、建平县黑水镇老西沟村。 据悉,此次评选条件苛刻,需严格按照住建部等部委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标准,在各市推荐基础上,经规划、文化、文物等专业的专家评审认定,省住建厅等6部门联合公布了我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此次评选,全省仅有49村落入围,朝阳市占据19席。朝阳市这些传统村落的布局、结构、建筑工艺等得到了省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和称赞,这再次印证了朝阳市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朝阳辽宁传统村落之三朝阳县胜利镇三家村、朝阳县胜利镇孙家店村 胜利古村漫游记 作者:谈澈 年6月27日,随《燕都文艺》采风团考察朝阳县胜利镇。走过水库、村落和几处寺庙。乡村原野空气之清新,视野之开阔,村落之原始,寺庙之清洁,令人难忘。 缘起为胜利镇倾情打造朝阳湿地旅游开发,邀请朝阳文艺界人士采风作文。 胜利镇现有水库和大片湿地。是大唐安禄山的故乡,朝阳大口唠子即评剧发源地,有日升寺,经海寺,收藏有真版经卷《大藏经》。中共朝阳县诞生地。 最近几天暴雨,行过柏油路后,乡村道路多有冲毁,泥泞难行。到水库,见一坝体,坝下悬瀑如挂,轰响入耳。过铁桥,正遇到下行的面包车,车轮缠绕黄泥,说里面不能行。弃车在路边,步行沿水库边前行。 水库边有双灵山寺,几间建筑,无一人住持。左观水库,浩渺如烟,隐约有船行其中。 渐到水库源头。与先行人汇合,进入湿地。有水渠纵横,苇草丛生。听各种鸟鸣。林地渐茂密,林中泥泞,百草杂发。林外山体,裸露嶙峋,远山则显出各种形状。远处时有大鸟飞翔,说是苍鹭。朝阳县苏营乡是苍鹭之乡,胜利乡亦有栖息。 出湿地,进入古村,说正申报辽宁省传统村落。三家村,梢梁子组。此村多白姓,包姓,为蒙古族传统村落。问村民,并不知祖上何时迁徙至此。房子是车轱辘梢传统造型。进入一处无人居住的房子。应该是解放前后建筑。有联道: 读可荣身耕可富,勤能兴家俭能成。 村中有各种农具如手推车,辗盘等。家家院中养牛,羊,羊棚上悬一吊扇,说是天热给羊降温。遇到刚从山上采摘回来的男孩,满满一袋蘑菇。有一女孩名包艳娇,说在马家店小学上学。和大家羞涩地拍照。不言语。似有无边的梦想。登山回眺村庄,环绕绿荫之中。 镇里早派车到村头来接应。我们还是舍不得步行。只为多看村落。 下窝铺。韩杖子,山形如孔子说书。 董家店,又见那棵老杨树。 孙家店董马杖子村。到大北梁看千年古枫树。树龄有多年。裸露的根部如龙般虬曲着。树干及枝上多系红绳。有的认树做干爹干妈,有的祝愿各种好事。孩子升学。说大北梁庙之灵验,以栓孩子最灵。 经海寺,驾车上一砖砌的山坡,经幡飘动,杂物堆积。几间庙宇十分破旧。一棵古柏翠绿冲天。主持香巴丹增,来自甘肃禅定寺,距今已13,羊年。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大藏经。寺庙正在建设中,各种砖石和建筑构件堆得满地都是,工程机械亦在旁边。喝工人们喝的红茶。说除了包工队以外,很多人都是来帮工的。 日升寺。所在地名车彻沟。年秋天曾到此地,当时主持出来,热情地拿出西瓜给大家吃,被我们委婉拒绝。中餐。素食,小葱,生菜,水饭,馒头。没见到主持。据说其名洛桑旦增。见到正在做法事的徒弟,名华丹。每年的七月初八庙会。朝阳县历史悠久,第一任县长赵子青,在此宣布朝阳县成立。年去世。先有董家店,后有朝阳县。解放前此寺喇嘛敖云龙曾保护赵子青。 考察寺庙形制。迎面正殿,宗喀巴,左右为白绿度母。大殿右有一小建筑,供弥勒像,石雕,漆成铜色,为此寺最高的佛像,文革时被断头,后重新供奉。 正殿左右依山势建成两偏殿。左为护法殿,有大威德金刚,黄财神,阎魔护法,青牛白丫。雕塑色彩艳丽,生动逼真。右为观音殿,有文殊,普贤。护法殿右前,有白塔,内有转经筒。塔后悬一钟,上铭文为:唐达喇嘛敬献康德六年日八月二十五敬立。 中餐后到菜园子村,寻访安禄山故里。此村户人家,多人口。说安禄山本姓康,母亲改嫁安姓,遂姓安。此地康姓为大家族。祭祖仪式一直神秘不宣。人们一致认为康姓就是安氏先祖。 有古寺,当地人谓之田白顶。从村委会北行,穿过村庄,到达山顶。有寺名龙母寺。主持阿旺金巴,来自青海塔尔寺,由日升寺过来2年。形制不新。正殿遥对东南方远山。供奉各种神灵,龙母,送子爷奶,雷公电母,花娘娘,眼光娘娘。喉喽爷。 看寺前一钟,铭文为:朝阳阳府朝阳县东南乡天磨顶沟青云观龙母寺大清宣统元年五月初一立。 问有什么古物。有古碑两块,说是前年村里的大队部翻建,此碑是文革时盖房用做了地基。用钩机钩出,已残,送到庙上。这主持用碑做了进寺前一处建筑的门槛。露出的碑体,上有文字,原来是块功德碑,上刻姓名及捐款数额,从10至60不等,单位为“吊钱”。 紧急建议将此碑移出,立在寺前,证明此寺之古,也使碑体得以保护。 天色将晚。听村里人讲古。说肖杖子,有抗日小黑手。名李树林,去世25年左右。 回程路过灵山寺。建于山腰上。两建筑之间有回声,十分奇特。有联:愿得我佛双垂手,拂得人心一样平。 是为记。 (摄影:谈澈) 漫山红遍 日升寺秋色 山里人家 胜利水库上游的湿地 远眺天门山 (亲历文字及图片摄影:谈澈原创图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